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 正文
晒"三毛"们的生活 探访服务流浪儿童的福利机构
http://wmf.fjsen.com 2012-05-31 10:54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家舍实施奖励计划,孩子凭礼券可领奖品。

【走进泉源之家】

实施“爱心工程” 奖罚有措

至今,泉源之家共救助了30人。其中,女孩子7人,男孩23人,最大的17岁,最小的7岁。最初只收留泉州的流浪儿,后来福州、莆田、南平、厦门等地的流浪孩子也被送到这里。

黄阿姨和义工们发现,来到家舍的流浪孩子身上有颇多坏习惯。不穿内衣裤,不刷牙,不穿鞋子,脏衣服不肯换,爱捡垃圾放进口袋,看到垃圾桶就翻,嚼玻璃,撬门锁……这些是流浪生活留在孩子身上的烙印。更头疼的是,有的孩子沾染了打架、结党、撒谎、小偷小摸的恶习。

有着8年义工经验的黄阿姨深知,面对流浪儿童只能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忍耐,才能慢慢改变他们。在与其他义工们商量后,家舍决定实施奖励计划:孩子们每按要求刷牙、穿鞋子、洗衣服、叠被子、洗卫生间,家舍会在专门制作的“钱票”上盖印章,到月底时,孩子们便可“结算”,家舍将根据每个孩子的“钱票”金额奖励他们,奖品可能是生活学习用品,也可能是一顿牛排大餐;如果未能按要求完成,就会扣掉相应的分数,以示惩罚。

家舍从“两条线”出发,一方面透过关怀和辅导提供德育教育,以“品格第一”为原则,帮助他们“洗底”,重建诚实等良好品格。另一方面提供非正规的小班教育,在学业上帮助他们“补底”,让他们将来可以选择继续升学或就读技能学校。最终希望他们不要再流浪及露宿街头,能好好生活。为此,家舍花钱请了一批专职老师,给孩子们上课,课程设置与当地学校一致,此外还特别开设司仪课、品德课,请专门的社工与孩子沟通,进行单独辅导。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