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阳光少年 > 正文
晒"三毛"们的生活 探访服务流浪儿童的福利机构
http://wmf.fjsen.com 2012-05-31 10:54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泉源之家诞生记】

香港爱心义工夫妇 来泉救助流浪儿童

黄阿姨是福建省泉源少儿培育之家的项目主任,也是负责人。52岁的她戴着眼镜,说起话来有一股香港腔,声音很温柔。其实,黄阿姨原名陈美如,因丈夫姓黄,而香港女子有随夫姓的习俗,因此她也随夫姓黄。提起3年前为何会来泉组建泉源少儿培育之家,黄阿姨笑说“源于感动”。

数年前,黄阿姨夫妇前来福州参加活动,这期间他们看到很多流浪儿童在火车站站台上爬上爬下,有的孩子还偷东西,甚至到垃圾桶找吃的,无处安身随地睡觉……这一幕幕让他们印象深刻,此后她一直挂念着这些流浪儿童。“香港只有流浪汉,没有流浪儿童。”她在香港当过8年义工,“越早介入他们的生命就越能改变他们,更何况是儿童”。

2006年,黄阿姨夫妇一度在泉州救助站当义工,以期多了解流浪儿童这个群体。

经汇报申请,2008年8月,香港丰收基金会与福建省民政部门合作,利用泉州洛江罗溪一所废弃的小学校舍创建了泉源之家。丰收慈善基金会拨款100万元人民币整修谋乾小学。原本满是黄土的操场,被铺上水泥,还架起篮球架和秋千;原来破破烂烂的教室,被重新粉刷,焕然一新;原来肮脏的走廊,如今圆柱上了红漆,贴上了对联,楼道之间贴满与“信”、“望”、“爱”有关的词语。

2009年1月,泉源之家正式开园,当年10月正式注册为福建省第一所专门服务流浪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这是福建省第一个以民办组织形式开设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黄阿姨夫妇和另外两对香港义工夫妻,亲切地称之为“家舍”。

这里的流浪儿童主要来自救助站。“有孩子被送到救助站,如果没有准确的地址可以送回家,孩子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去,且本人愿意,我们就会接收。”黄阿姨说,流浪儿童被送来之前,都会先到当地派出所进行DNA血样采集,到了家舍后,如果孩子不适应,或者想家且能回忆出正确的家庭地址,家舍会把资料送到救助站,再把孩子送回家。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