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特别话题 > 正文
媒体盘点90后职场亮相:喜欢比待遇更重要
http://wmf.fjsen.com 2012-05-22 16:48  赵蓉 文姝琪 李博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我来说两句

不同阶段不同人

“我会一辈子脸上写着安定两个字吗?我不觉得,每个阶段都应该有适应这个阶段的我。”

文|CBN记者 实习记者 娄晓晶

马娇是陕西榆林人,这是个能源富集的地方。她的父亲是公务员,一直以来对她的期望都是考研,或者当公务员、进国企,但是态度还算民主。母亲是小学老师。就找工作的结果来看,马 娇算是满足父愿,进了国企。

马娇的大学经历有三个关键词,社团SIFE、广播台和出国梦。

SIFE是现在中国规模比较大的商业相关学生社团之一,就是分Team真正去操作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文化产品销售或者是老字号手艺保护,马娇在大二升到项目经理,带队做的是“电子垃圾回收”。项目分校内校外两部分,马娇负责的是校外,把电子垃圾回收推进社区。这其中她做过最猛的一件事,就是在北大听一个环保项目讲座的时候,觉得主讲人的理念和自家项目吻合度很高,就等到散会冲上去找人要联系方式。这位主讲人是远洋地产下环保项目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的副总,一番软磨硬泡之后,马娇争到了跟着远洋的项目进社区的机会,这下就打进了十 几个社区,并且宣传费用也被包圆了。

她还是校广播台台长,大一音乐组她还是那个一期节目做六七个小时的小姑娘,到大三就变成雷厉风行统筹全台事宜的“帅气大姐”。马娇还参加过学校的十大歌星比赛,弹着钢琴唱着歌 进入了复赛。

虽然爸爸说叫她考研、考公务员,但是马娇一直觉得自己是要出国留学的,这是每个读书还不错的孩子对生涯规划的最高程度。马娇从大二就开始准备GMAT和托福,大二大三之间的暑假还跟着AIESEC的项目去乌克兰待了五十多天,给乌克兰小朋友讲商务礼仪。但是大三回来,专业课重,又要带社团,她的GMAT没考好,托福成绩也就100出头。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