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夏天开始在联想公司实习后的一天,他的Mentor王雪松派他去一家门店连续观察店面 3天,体验终端销售情况。“提提建议。”王雪松交代。尽管夏天觉得这只是公司让新员工熟悉公司业务的流程,但他还是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做了两份PPT发给了王雪松。
王雪松接到邮件时有点懵,不过在开会时还是提出请夏天来讲讲。没想到夏天也就“不客气 ”地讲了一个半小时。发言完毕,台下年长的业务代理夸奖夏天“PPT做得挺好看的”,也委婉地 指出了其中多数建议的不现实之处。
但王雪松还是把夏天拉到了那个门店经销商的公司,告诉对方这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门店,建议经销商听听这些意见。然后—这次不算太出乎意料—夏天又讲了一个 小时。
和夏天的同事一样,很多公司人甚至管理层都渐渐感受到了这群职场新人所带来的新鲜感— 有时候是“天然呆”,可大多数时候,他们给人的印象是“不太怵”。
“90后说话也很直接,面试的时候就是这样,进来公司工作也是这样。”人人公司人力资源及行政副总裁唐智晖记得,曾经有一个员工在公司高管和员工的一个沟通会上当面对陈一舟说, “老板您能不能别总在人人上写状态?这样会打乱我们的工作节奏!”原来是因为陈一舟这个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也喜欢一天到晚“趴”在自己公司的人人网上,发现哪里不太好就会发个状态。“可能有时候只是他的个人感觉,但下面的主管看到后就很紧张啊,要求员工立即反馈。”唐智晖说,而年轻员工就会认为老板的这种行为打乱了工程师的正常工作计划。
“有时候,和90后员工的整个对话过程,你能感觉到他一点都没有上下级的概念,只当是在随意聊天。这在以前的年轻员工身上是不太多见的。”德勤中国区招聘总监王文佶也在微信上遇到过一个类似的例子。他觉得,这种更为直接的沟通方式在新媒体和社交工具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不论是寻求帮助、搜集信息还是发表意见,他们似乎在社交网络里表现得更轻松自在。”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