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到“权”的争论
肖雪慧的文章越传越广,到2000年《社会科学论坛》全文发表,关于纳税人意识纳税人权利的讨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响应支援,也有人跳出来反对。最终还引发了一场从“税”到“权”的争论。
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喻权域发表了一篇《为人民服务,还是为纳税人服务》,反驳肖雪慧,称其为“资产阶级洋垃圾”。
喻权域在八年后,回忆那一次笔战时说:当时的中央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肯定了此文的论点,当年的《新华文摘》等报刊曾予转载。从那以后的八年间,没有报刊再宣传“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是纳税人出钱养活,所以政府要为纳税人服务,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这一荒谬绝伦的资产阶级的过时的“洋垃圾”了。
“我国有许多干部以为他的工资待遇是上级恩赐的,不知道那是人民给的,所以我们要宣传‘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是纳税人出钱养活的,政府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喻权域对于“洋垃圾”有这样一段总结。
如今看来,喻的总结倒像是在为纳税人意识正名,而在九十年代很多人也会像喻权域所说的那样认为:“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搞错了时代,也搞错了国度。”
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五岳散人口中那个连“纳税人”三个字都还是禁忌的时代,学术圈的争论已经从简简单单“税”的层面,深入到了“公权力”和“公民权利”的深度。而实际上打破那怪异的宁静,也是需要有人说出来。
肖雪慧很快回应了喻权域的质疑,她在《书屋》上发表《纳税人、选举权及其他——兼打喻权域》。
肖雪慧回应喻权域,说他的文章“干扰着人们对‘纳税人’概念本身具有的政治含义的认识,从而阻挠着人们的纳税人政治意识的觉醒。”
肖雪慧到今天再聊到税的话题时,还是会把各种社会问题挂在嘴边,就像早在十二年前她就把税收和三公消费、政治腐败、公权力服务意识联系在一起一样。
“我家楼下的小商贩被城管赶得东躲西藏,他们也是纳税人,不应该享受生存的权利吗?”肖雪慧顿了一顿,“难道要把他们都逼成夏俊峰?”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