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找税票
原因还在于,他很难有进项税。抵扣,也是个麻烦的事。
因为成本支出比较零散,很难做出精确统计,也很难做到样样支出有进项税。所以,李文广的公司在升级为一般纳税人之后,要想完胜抵扣17%的增值税,就必须面临接下来的生活常态:疯狂凑发票。
张天天解释,“作为一个小公司,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时,缴税方式按照销售收入来定。比率小。交现金也没问题。升级为一般纳税人后,税率增高了,就必须得有进项税抵扣。李文广做标牌,你说,去哪里进标牌呢?这些都是他自己生产出来的,成本很难核算,打交道的也是小个体之类的,不可能开出发票。”
作为他的会计,张天天能做的,就是告诉他,尽量所有成本都开发票,不过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觉得虚。
“根本开不出来。”
实实在在的发票弄不来,只能满天下找。
“找?找不全会买么?”记者问。
“这个就不能详细说了。”
记者明白“不详细”的背后意味着,不得不造假和买卖增值税发票。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千方百计地想尽一切法子正在少缴税以至不缴税上动脑筋,在升级为一般纳税人之后,可以抵扣的这部门增值税就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偷税漏税!”做会计二十多年,张天天对记者直言不讳,“为什么买卖增值税发票一直很有市场?很多小企业按照正常开支是没法实现成本都获得进项税的。特别是流通企业。越大的企业,在增值税发票上,越是讲究避税。会计界也研究出了很多合理避税的方式。大企业每年都会很重视避税筹划工作。”
这就很容易理解,虚开增值税发票是行业公开秘密的事实了。
李文广在辛苦找发票,这些,在钱亮看来,“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钱亮说,在他的家乡江苏某县城,2011年,企业在缴纳完所有税负后,政府硬性要求,“再补交1%的税额。”
“以什么名义补交?”记者问。
“没有名义,就是要求补交。那能不交?税的问题,企业很被动,税务局想查你,一查一准,所以企业都敢怒不敢言,只能听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钱亮说,自己的老家原来开厂子做纺织加工,这几年把厂子租给别人开去了,“每年收的租金也比起早贪黑辛苦做加工赚的多。”
钱亮说的情况很普遍。2008年经济危机后,制造业的日子每况愈下。中小企业主的抱怨多是,“利润低了,税没少。”
如果在增值税这块,地方政府再实行“限制抵扣”的方式,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今,每个月抵扣部分增值税后,从结果看,李文广现在交的税额,金额甚至比之前3%的税率时还少了!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一个小企业,要做到交税少,能赚到钱,就逃不了没完没了的找税票的日子。
“各种税的发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焦头烂额。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