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援下,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历经劫难而不屈的坚强意志,凭着勤劳与智慧,凭着激情与梦想,在废墟上傲然挺立,奋勇前进,不仅建起了更加美好的物质新家园,更建起了感恩奋进的精神新家园。曾经破碎悲壮的地震灾区,一片生机勃勃,充满豪迈与希望。今年以来,广大灾区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发现学习身边好人,到选树重大典型;从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到各行各业、社会各界的比学赶超。在曾经锤炼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广袤大地,践行雷锋精神正在成为干部群众的普遍自觉,两种精神在灾区大地相互激荡,交相辉映。
一、抗震救灾精神与雷锋精神同源同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抗震救灾精神与雷锋精神都来源于波澜壮阔的建设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它们的共同基因。
蕴涵着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从古至今,爱国主义都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是爱国主义在具体历史情境下的表现。在抗震救灾中,爱国主义更是成为凝聚力量的纽带,展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同时,广大人民群众也从抗震救灾中,真切地感受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力量,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进一步激发。
展现着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是贯穿新中国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正是围绕这一主旋律的两个交响乐章。雷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胸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与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融为一体,成为几代人学习的楷模。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危难之际,更孕育于平常之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探索中挺立、艰难中前行、挫折中奋进,不怕牺牲、敢于胜利,总是成为中国人民面对大灾大难时的自觉选择。雷锋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尽管相距近半个世纪,但都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都是中国激扬奋进、蓬勃向上的鲜明标志。
闪耀着互帮互助的道德光辉。雷锋短暂生命中,最感动我们的,便是其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向善、从善、乐善,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抗震救灾中,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守望相助、不离不弃、共同担当,给灾区人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从雷锋精神的传承弘扬,到抗震救灾精神的锤炼实践,构成了全民族团结互助的宏大社会场景,既激励着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表现出勇于奉献的优秀品格。50多年来,一批批时代先锋,铭记雷锋誓言,践行雷锋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将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铸就起一座座令人景仰的精神丰碑。抗震救灾,巴山蜀水遍地英雄壮歌、群星璀璨:有的在关键时刻,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有的强忍失去亲人的巨痛,始终奋战在抢险救人的第一线;普通群众坦然面对灾难,坚强奋进,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建起美好新家园。
二、雷锋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风格相异,都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雷锋精神产生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抗震救灾精神迸发于危急险峻的时刻,不同的情境,决定了两种精神的不同风格,但它们都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如果说雷锋精神突出表现为中国力量的积蓄,那么,抗震救灾精神则突出表现为中国力量的集中迸发。上世纪60年代初,刚刚诞生10余年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需要全国人民坚守岗位、敬业奉献,以点滴之力共筑社会主义大厦。雷锋精神的出现,与时代要求契合,与时代发展同步。50年来,雷锋精神不断传承弘扬,奋进的中国不断发展壮大,30多年改革开放,更是成就了巨大的国家力量和空前的动员能力。汶川特大地震一发生,便迅速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救援,解放军、医生、专业救援队等,从水陆空向灾区急速挺进,各地物资源源不断地向灾区急速运送,几十万伤员紧急转运全国。全国人民的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灾难的强大力量。
如果说雷锋精神突出表现为民族大爱的点滴汇集,那么,抗震救灾精神则突出表现为民族大爱的瞬间释放。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爱心涌动在神州大地。面对特大灾难,人人都是雷锋,十几亿人关注灾区、情牵灾区,人们自发为灾区捐物捐款献血,民间救援力量和志愿者自发向灾区集结。每个人的善心善举如寒冬中的阳光,令人感动,使人温暖,给人鼓舞,也正是这些小善光辉凝聚成磅礴大爱,并化作灾区人民抗击灾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铿锵誓言,空降战士5000多米高空视死如归的豪迈一跳,天安门广场上响彻云霄的“汶川不哭、四川雄起”呐喊,更是定格成民族的永恒记忆。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时代的巨大进步。新中国60多年发展史上,矗立着无数座精神丰碑,深植于人民群众的灵魂深处,为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动力。雷锋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尽管产生于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风格,但都在特定情境下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引领作用。上世纪60年代,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尽管当时物质匮乏,但人们始终保持着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以满腔热情,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大灾大难,既检验国家的综合实力,更考验民族的整体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意志最充分的表达,更激励着灾区人民挺起铮铮脊梁,直面灾难,奋勇向前。地震灾区创造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三个奇迹”充分证明,抗震救灾精神是灾区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夺取伟大胜利的精神支柱,更是当今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特色鲜明,都是推动灾区发展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经历灾难大考,实现嬗变重生,今天的地震灾区,已经站上跨越腾飞的新起点,踏上发展振兴的新征程。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推动这一新征程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必须大力弘扬。
推动灾区发展振兴,需要雷锋精神的不断浸润。一方面,特大地震以来,灾区物质重建与精神重建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感恩奋进主旋律在灾区高扬。另一方面,实现灾区发展振兴,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共同努力,要求广大干部群众坚守平凡工作岗位,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出成效。雷锋是普通大众的一员,雷锋精神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精神象牙塔,而是任何人都可以践行的。雷锋精神的基点,就是凡人小善,就是立足本职岗位的坚守。雷锋精神既是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是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强敬业奉献意识的有力思想武器。营造团结友善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广大干部群众在灾区发展振兴的征程中奋其志、尽其才,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需要雷锋精神的点滴浸润、潜移默化。
推动灾区发展振兴,需要抗震救灾精神的激励担当。前进之途,总是伴随着各种风险和考验。汶川特大地震后,又相继发生了舟曲泥石流灾害、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积累的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社会突发事件的多发期、频发期,保稳定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各种风险考验,需要团结一心、形成合力,需要坚强不屈、敢于胜利,需要快速决策、科学理性。抗震救灾精神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体现着不屈的风骨和坚强的意志,闪现着科学理性的光芒,在广大地震灾区,更要大力弘扬,让其沉淀在人民的血液里,化作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伟大的精神只有融入时代潮流,才能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虽然产生于特定时期,但其精神实质永不过时。我们要顺应时代要求,进一步挖掘两种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灾区发展振兴。要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将其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创造灾区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各领域,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要特别注重载体平台建设,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将抗震救灾精神和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融入到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的社会认同感。(执笔:杨恩林)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