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目标理想、动力保障、思想基础。
1 英国广播公司曾作了一项问卷调查,评选一千年来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超过牛顿、达尔文而高居榜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具有科学指导力。
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太平天国、义和团、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中国就是在经历无路可走的痛苦后,经过艰苦而漫长的探索,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要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迈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现在,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赖于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只要资本主义不死,马克思就永远活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走入了死胡同。西方人开始重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以期能从中找到对当下危机的解读,希望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能够挽救这场危机,至少——找到希望和启示。
人们之所以认可马克思主义科学,首先因为它产生于实践,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因为它始终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
2 《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引起轰动。有媒体认为,虎妈热潮的背后,是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关于未来竞争力的一番较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和伟大创造。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者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2010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中国通往和谐的道路已经走了大约30年,要达到目标可能还要60年,即使这样,也比美国快。
3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9岁的林浩步履轻松,自然从容。外国人不禁慨叹:到底是自信的大国了,一个来自灾区的孩子都能如此落落大方。林浩的表情记录了一段历史,也解读了一种民族精神。
2008年,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获得了洗礼与升华。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三元里抗英到辛亥革命,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点。固本方能开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既要用爱国主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要在新的实践和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古代四大发明到太空之旅,从“两弹一星精神”到“北京奥运精神”,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停止积极进取的脚步。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成为全社会共识。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精神是信念更是动力。由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聚而成的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保障。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起来的世界精神,可以成为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
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已走过10年。去年各网站统计总票数高达3.2亿张,参与投票人数近7000万人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小悦悦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老年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起来? ”2011年,中国人的心灵被触动了。现实提醒人们,社会还不够完美,还需要不断完善。
顾炎武在 《日知录·廉耻》中说过: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树立了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道德精神、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核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道德引领力的作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个体修身之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郭明义、吴菊萍、张平宜……一次次的感动再一次印证了本报“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大讨论所得出的结论: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深厚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 (记者 柏岩瑛)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