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新校区教学点上课
宁德师院学生志愿者为村庄送知识,后山夜校点亮希望的明灯——
25年义教接力服务农村两代人
文明风-福建日报4月18日报道(本网记者 李琰之)
在宁德市后山村有一场持续了25年“义教”接力,从1987年起,从为当地农村青壮年扫盲开始,再到如今服务于农民工子女的课外生活,后山夜校先后共组织教员600多名,辅导学生1500多人次,授课6000多节。后山村许多家庭已有两代人都在后山夜校补习过。
这样一所农村夜校是如何创办起来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后山夜校的教员们薪火相传,将这场志愿接力持续至今呢?
小山村亮起希望之光
福建省宁德市后山村是蕉城区城南镇的畲族村,和宁德师范学院就隔着一堵墙。就是这样的一墙之隔,却隔出了宁德市最高学府与一个相对落后的农村的文化两重天。
1987年9月,宁德师专中文系的周乃松、政教系的郑友明等同学在校团委的组织下,到后山村进行扫盲工作。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除了文盲多以外,整个后山村几百号人,还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更有十几岁辍学的少年。
“创办夜校改变后山的现状”成为当时宁德师专学生们的共识。在校团委支持下,很快在后山村村口破旧的小学里亮起了希望的灯光,这便是后山夜校的雏形。自此,后山夜校也成了宁德市最高学府与农村的连接点。村民们通过这个夜校学文化、学政策,满足对知识的需求。
随着农村青壮年文盲的减少,后山夜校的办学方向也从最初的“扫盲”逐渐转到为学生补缺补漏,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其间还不断为当地农民传播法律知识、国家政策法规,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及相关培训等。后山夜校先后在蕉城后山村、后港村、福洋村、古溪村附近招收学生。2011年,夜校又在位于东侨区的宁德师院新校区增设了一个教学点。
打造温馨教室传递爱
25年的风雨,后山夜校教学点已显得陈旧。后山夜校现任负责人之一的揭莉芳说:“这里和想象中的学校相距甚远,连个喝水、上厕所的地方也没有。”桌椅是宁德师院捐赠的旧桌椅,黑板是推拉式的木制黑板,一下雨天花板就会漏雨,墙壁上还长出了青苔。
如此简陋的教学条件,后山夜校的志愿者们仍快乐地坚守在义教第一线。他们在开学前美化教室,修补旧座椅,粉刷墙壁,更新老化电线,设置夜校宣传栏。后山村几乎没有路灯,学生们只能摸黑到夜校上课。在志愿者的倡议下,师院靠近马路边的宿舍,每到学生上下课时,就齐刷刷地打开电灯,照亮学员们回家的路。夜校因为志愿者的双手而变得温馨。
风雨25年,后山夜校在宁德师院学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学生们都希望成为夜校的志愿者老师。很多夜校教员在毕业10来年后还经常关心询问夜校的近况。
曾在后山夜校任教的朱金清是一名受宁德市阳光助学帮助的贫困学子。她放弃有偿家教的机会,投入后山夜校的教学当中。她说:“社会的好心人帮助了我,我也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每次看到这些孩子,平时学校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事就会一扫而光。”志愿者揭莉芳这样说。每当老师踏进学校大门,孩子们都会一拥而上,围着她,抱着她,又跳又笑。
上学成长路风雨无阻
来夜校上学的学生,有的因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学业得不到辅导;有的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兴趣班,课余生活单调;有的是留守儿童,因家长疏于管教而导致学业落后。这些孩子们不奢望先进的电子产品,高档的文具和光鲜服饰,唯一的渴求就是知识。如今的后山夜校已经成了1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后山村教学点每周一、三、五晚7点开课,教学内容主要为趣味数学、古诗词、常识及作业辅导。一到上课的时间,孩子们总是急急忙忙吃完饭就往夜校赶。
今年的梅雨季节雨水特别多。出于安全考虑,志愿者告诉孩子们下雨就可以不用来夜校上课了。好多个晚上,志愿者们都觉得今天不会有人来了,但一到时间,孩子们还是会冒着暴雨,由家长送来上课。
在这所条件简陋的农村夜校里,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收获着欢乐,实现着梦想;而对于后山夜校的志愿者们来说,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看着孩子们改变,他们付出了爱心,也收获着感动。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