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期间,一场沸沸扬扬的抢盐风波在兰州上演。抢购原因,有人称是听闻“停产涨价”传言,有人坦言“不知原因,看见别人抢,就加入其中”。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非典时期的全民抢醋、日本核辐射危机引发的国人抢盐,历历在目。从信谣传谣到戾气弥散,从看客哄客到网络骂客,从养生迷信到山寨文化,听风即雨、不辨真相的跟风狂潮,渐成一种社会现象。这很值得深思。
在科学家眼中,鉴别力差,与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有关。在教育家看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教育的 “乖顺”思路有关。而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分析认为,社会转型期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对生活的焦虑感,使“跟着多数人走不会错”成为很多人的本能选择。再有,海量信息的呼啸而至、流转速度的成倍提高,也加剧了人们甄别上的困难、判断上的茫然。正因如此,个体式“跟风”才滚雪球般地吸引更多人“疯跟”。
从心理产生机制看,从众跟风实难避免。但听之任之,演化成文化现象,内化成群体性格,演化成民族特质,就绝不只“精盐脱销”这点恐慌了,可谓其害大焉。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群体里大家意见趋同,个体的从众比例为35%。但只要有一人提出不同看法,从众比例就会下降到5%。这启发我们,从众心理的转折点,取决于能否及时发布“另一面”真实信息,提供“另一种”权威声音,进行主动引导、专业指导。
现实中一些跟风事件的走向,印证了“转折点”的存在。如果不是医学专家、核专家的及时站出、科学普及,相关部门紧急行动、保障食盐,抢盐风波不会那么快平息;如果不是政府及时查找到“爆炸”信息的编造者,用事实消除恐惧,江苏响水万人“大逃亡”不会最终安然化解。
当伪专家靠着一碗绿豆汤上电视忽悠时,我们需要思索:谁在为他的“造风”煽风点火?公众是否拥有足够多的、帮助理性判断的信息?我们需要反省:跟风者依赖的“专家指导系统”,是否总能公开透明、及时发布?当抢盐事件一次次出现,我们还需追问:该怎样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跟风者如能择良而随,则是更高层次的心态培育。让具有资质的养生专家取代伪专家,让感动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好人郭明义填补空虚的“小月月”、拜金的“宝马女”,让“免费午餐”式的公益活动吸引更多追随者,或许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盲目跟风心态的发酵与滋长,推动社会新风的树立与追随,从而在这个“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前所未知程度”的现代社会,让全体社会成员更多地听从理性的召唤。陈 焜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