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文明创建大家谈 > 正文
宋闽旺:厦门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启示
http://wmf.fjsen.com 2012-04-06 08:51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三是重在持续。重在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的是锲而不舍、有所作为的精神。一时或运动式地抓创建并不难,难的是九年来咬住创建不放松,“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盯住一件事情持续做下去,一件好事接着一件好事干下去。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持续地发展,持续地落实,持续地提升。不因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调动更换而“人走政息”,而是延续并发展,始终保持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工作常态。厦门市出台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文件,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责任机制、重点问题解决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监督激励机制,成为市、区、街道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常态工作目标。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塑造形成“温馨、和谐、文明”的城市品格,持续开展文明窗口、文明市场、文明学校、文明景区等创建,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厦门市创建工作的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大型公共绿地,建成区绿化率达4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8%,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人人共享蓝天绿地新鲜空气。党委、政府创建在持续,厦门人的创建也在持续。我到金尚社区调研时,了解到有位退休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雨,早中晚准时出现在学校路口,护送孩子安全过马路;有一位洗脚妹将辛辛苦苦搓脚挣的钱,多年来资助了五十多名贫困学生。这些好人好事,体现了厦门人美丽的心灵,站在精神境界的制高点上。

四是贵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是提升创建文明城市水平的动力之源,厦门主要从创新机制入手:创新点评机制,市级每季度、区级每个月点评一次,街道每个月点评两次。点评内容涉及城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食品餐饮、文化市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公共秩序等各个方面。点评采取实地、专项、相互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整改创建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创新测评机制,市里对区里每季度测评一次、区级对街道、部门每个月测评一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明查暗访,对市容市貌、交通秩序、食品安全、文化市场等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结果在媒体上公布,有效激发了各区、街道、部门创建工作争先意识;创新保障机制,创建工作中大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全市财政一般预算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率先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全省人均创建经费指标1元,而思明区常住人口人均创建活动经费投入接近3.5元,确保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新监督机制,对全市行政区域开展不定时、不定位的拉网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组织文明督导员、文明宣导员、市容考评员、行业考评员等开展实地监督,引入媒体参与,畅通市长专线电话,形成了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五是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创建工作的法治保障。厦门虽然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项地方性法规,但其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不少涉及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如民生方面的有住房保障、户籍管理、法律援助、公共资源、交通安全、机动车排气污染、出租车营运、物业管理、市容环境卫生、基层卫生服务、历史风貌建筑、公园、养犬管理等,政务行为方面的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设项目行政审批集中办理等,两年来受理机关效能投诉办结率99.9%、群众对行业风气满意率均超过90%、社会治安满意率均超过95%。厦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领导带头学法、普法、执法,举办50场领导干部法制专题讲座,同时抓好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市场等基地建设,形成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市民对党委、政府法治建设的满意率达95%以上,全社会法律知识普及率达96%以上,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99.95%。辛勤的劳动赢来丰硕的成果,厦门荣获了“2006-2010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桂冠,思明、湖里、同安、翔安被授予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厦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两年超过15%,同时也创出了文明城市“三连冠”。厦门不躺在“三连冠”的佳绩上沾沾自喜,而是提出创建永无止境,要提升常态创建水平,掀起新一轮创建高潮,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民生保障、交通畅通、文化惠民、生态五大工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创建工作要着力治理环境卫生的“脏”、市容市貌的“丑”、公共秩序的“乱”、窗口服务的“差”,提升城市形象。我相信,厦门以依法治市、以德治市为战略目标,其创建经验对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创城提供了可借鉴的启示,同时必将迎来厦门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春天。

(作者系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