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教授 在防治一线63年 救治数十万患者 2012-03-30 08:29 冯春梅、杨清仁、胥金章、黄明 来源:央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 我来说两句 |
她独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进入传染病诊治《规范》,创造慢性重病毒肝炎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 |
勋章,印在祖国记忆中
“我爱看侦探片,狄仁杰下一步要干什么,我都猜得到……”采访中,陈菊梅一句话逗乐了记者。
这不是笑谈,而是一名传染病治疗大师探究推理、搞清患者疾病的来龙去脉的职业素养。一位病人,被肝腹水折磨了好多年,竟不知道病因。“医生啊,我这是怎么回事啊,不弄清楚我死不瞑目。”陈菊梅深挖细抠,竟把“根”刨到了20多年前。
原来,这名患者早年在农村种植水稻时,感染了寄生虫,后引起肝硬化腹水。陈菊梅对症治疗,使这位患者很快恢复健康。
说起这件事,陈菊梅呵呵一笑:“我当过血吸虫病的防疫队长呀!”
翻开共和国的防疫史,几乎每一次重大战役,都有陈菊梅的身影。
上世纪50年代,血吸虫肆虐江南。她作为华东军区防疫队的队长,得过一张奖状,今天都发黄了。
上世纪60年代,国内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一天,一位26岁的小伙子被送到302医院重症室,嘴唇紧闭,两眼呆滞,四肢僵硬,全身痉挛,头颈直勾勾地弯向后背。
“这个病人怎么治?”陈菊梅整日整夜地思考救治方案,大胆决定给病人第三、四腰椎管部位定期注入适量的地塞米松等药物。
奇迹出现了!4个月后,这名年轻人活跃在了篮球场上。
这,就是陈菊梅在国内首创的成功救治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的“鞘内注射法”。这一方法,目前仍是国内治疗这种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传染性肝炎患者激增。陈菊梅整天在想:肝病患者转氨酶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选用哪一种药物可以降下来?
她查阅了200多份病历,没有线索;给出院的病人写了200多封信,却只收到4封回信。恰在此时,一位先后7次住院的老人无意间告诉她:“我一吃安眠药,转氨酶就降下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菊梅要来老人吃的安眠药说明书,一看,该药有一种中药成分:五味子!
五味子?难道五味子是降酶的有效药物吗?她分别研究了五味子的皮、肉、仁,最后确定其有效降酶成分在仁的油里。
从此,陈菊梅成为世界发现并试用五味子降酶的第一人。
“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以上。陈菊梅牵头攻关,率先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崭新模式。
4年之后,全国同行见证了一个奇迹——这套方法使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降到38%,整整降低了47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陈菊梅一次次爆发出创新的活力。她提出用乙肝抗病毒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等方法,使患者生存率提高了20%;她主导引进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