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3月23日讯 (通讯员 陈毅聪 蓝智伟 林燕坤)漳浦县赤岭畲族乡四面环山,因距离县城远、交通不便,来这里当邮投员的人走了一个又一个。而一位名叫胡少华的投递员,29年如一日扎根于此,每天为畲乡群众传递书信、报刊,成为畲乡与外界联系的绿色“鸿雁”。
3月20日清晨,伴随着初升的朝阳,胡少华骑着摩托车在漳浦县官浔镇通往赤岭畲族乡的山间水泥路上疾驰而过。从1989年开始,邮车只把信件运到官浔支局,从那时开始,他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来回走31公里山路到官浔取信件、报刊。取回来的信件报刊经过归类整理,时间未到中午,但老胡已经吃好午饭准备开始进村投递。在摩托车上挂上邮袋,绑好包裹,戴上安全帽和墨镜,老胡又出发了。
“我退休以后就与报纸为伴,一天没看报就感到很难受,幸好小胡每次送报都很及时。”在乡里开杂货店的蓝老伯每年都订《每周文摘》和《老年报》,十几年来从没断过,他对胡少华的敬业精神很是赞赏。离开小店进入土塔村,路开始变得弯曲。经过近5公里的骑行,我们到了村民蓝有金的家。
“这家中午才有人在,因为其他时间都要出去种田。”胡少华介绍说。这时,大家才明白老胡为什么要提前吃午饭,着急在12:00至14:30午休时间出来投递,因为这个时候忙碌的村民才都在家。出了蓝有金家,是一段泥土路。一路上的坎坷,着实把走不惯山路的我们吓得连连惊叫。走出土塔村,送完大墘、山坪等山村的报纸,我们和老胡开始向石坑村前进,今天这里有一份快递要送。
到石坑村要骑九公里的山路。经过一番的山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这家刚好没人在,大门紧闭。“那现在要怎么办?”笔者问道,“他在田里忙,要去把他找回来。”只见老胡朝着池塘对岸喊了两声,收件人蓝两国就从对岸走了过来。老胡介绍说,如果一时找不到人就要等,因为快递都要当天送出去才可以。由于多年工作的关系,老胡对畲乡每一户的情况都有所了解,他们的田在什么方位也能说出个大概。
夕阳西下,随着最后一个包裹的送出,老胡一天的投递工作也完成了,下午6点多终于踏上回家的路。老胡说:“山区待了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这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认识我,每当看到村民们收到信时露出的笑容,我都会觉得很快乐!”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