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服务频道> 福建志愿者> 编导札记 > 正文
25年如一日的“爱心接力”
http://wmf.fjsen.com 2012-03-22 16:16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我的武术,我快乐!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的教员们就早早地筹划着夜校迎新的内容,画海报,写宣传标语……教员们各尽所能,他们想用最热烈的方式,迎接后山夜校的新同学们……

从1987年起,这场持续了25年“义教”接力,从最初为当地农村青壮年扫盲开始,到辅导学生做作业,再到如今服务进城务工子女完成课后学习。后山夜校先后共组织教员600多名,辅导学生1500多人次,授课6000多节。

在这一连串枯燥数字背后,蕴藏着后山夜校教员们孜孜不倦的创造着爱和感动。

一所特殊学校——

开启知识明灯 照亮孩子前程

后山村是蕉城区城南镇的畲族村,和宁德师范学院(原宁德师专)就隔着一堵墙。绕墙出发,就十五分钟的步行路程。可一堵墙把宁德市最高学府与后山村隔成两片天。

时间回到1987年的一个周末,当时的一群师专学生走进这个村子时,发现这里许多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后来得知这个400人的村子没有一个高中生,文盲的还有不少。他们的心灵受到深深地触动,“创办夜校改变后山的现状”成为学生们的共识。了

出刊物、贴海报标语,主动联系后山村两委,挨家挨户动员青壮年中的全半文盲学习文化,他们在校团委支持下很快后山村村口的破旧的小学亮起灯光,响起了读书声。夜校扫盲班从农村的实际需求出发,办起实用技术、法律、计生政策等知识培训,让不少后山人利用所学的知识走上发家之路。

上世纪90年代中旬,“两基”达标,扫盲对象日益减少,后山夜校也走到了转折点。完成历史使命的后山夜校还办不办?面对着越来越少的生源,不少教员觉得后山夜校可以功德圆满了。校团委数次组织教员再度进村走访后,发现孩子们课余在家没有条件念书,作业不会做没人教。应村民的要求,后山夜校转变思路,停掉了扫盲班,开设作业辅导班,夜校成了学校周边中小学生晚上巩固课业的学堂。

近几年来,宁德城市不断发展,古溪村、后山村、马山村等城郊村落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落脚点。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许多孩子放学后只能独自呆在出租屋里打发时光。

去年10月初,河北来的林先生因临时从老家赶出来务工,让两位本该念初一的双胞胎女儿错过了注册时间,推迟一个多月才进校插班,因此课程落下很多。眼看着成绩一直跟不上,家里拿不出钱来给孩子请家教补课,林先生打心眼就着急。怎么办呢?

和老乡聊天中,得知了后山夜校义务支教的事情后,立马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宁德师范学院,亲手将自己的一对女儿交到后山夜校教员的手中。如今经过一个学期的补缺补漏,两名女生的成绩已经排到了班级中上水平。

和林先生他们一样,如今的后山夜校已经成了12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