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逼不得已的官场“酒徒”?
http://wmf.fjsen.com 2012-03-22 16:09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两会”期间,作为县直某部门一把手的赵先进(化名)去北京招商引资。40岁的赵先进坦言自己不喜欢喝酒,还是喜欢吃老婆做的酸辣土豆丝和陪女儿看电视,可喝酒已成了官场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不喝就显不出“诚意”。 经过十多年的锻炼,赵先进现在能喝半斤白酒。在北京的几天,他肚子里每天要灌进去5斤酒。他说“有时明知道是假茅台还是要喝”,他甚至将自己升迁太慢归结为自己的酒量不够大。(3月20日 《齐鲁晚报》)

  本非酒徒,入了仕途,便也要整日推杯换盏。赵先进的故事,是对“一入仕途,便成酒徒”的生动诠释。喜欢吃老婆做的家常菜,喜欢饭后陪女儿看电视,这种宁静祥和的人伦之乐,本不是什么奢求。可对“一入仕途,身不由己”的赵而言,已然成了喧嚣酒肆之外的一种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官场喝酒成风,愈演愈烈。民众吐槽,中央下令,三公消费裹着茅台佳酿,依然打着接风洗尘的名义慨然秀着身姿。小酌怡情,痛饮伤身,道理不玄奥。身处酒风漩涡之中,官场人如赵先进不善、不喜饮酒者不在少数。可体检报告上的“三高”红灯、医生的郑重提醒,仍无法阻止他们“酣战”于连台酒席之间。吊诡的矛盾让人“哀之又恨之”。

  喝酒有诸多“不好”,肝胆心肾皆可能因其受损,毗连的应酬更是会令人心累神乏。可喝酒确有一大“好”,此种晶莹的液体可活络关系,疏通梗阻。不熟的人熟了,不好办的事好办了,认识自己的领导更多了。一口闷下,任凭腹中翻江倒海,却博得了领导的笑颜,混了眼熟,咬咬牙便觉得“值了”。

  终于,抱怨归抱怨,真到了酒桌照喝不误。这叫“酒肉穿肠过,仕途就此开”,如何割舍得下?以致景象百般惨烈,惹局外人恻隐。有人喝酒救驾,一命呜呼,成了“酒烈士”;有人左手拿药,右手频频举杯,诚意拳拳;有人不顾心脏疾患,酒掺着救心丸一并灌下,视死如归。

  踩着“将自己往死里灌,让别人说去吧”的痛苦青云,官场中的一些“伪酒徒”有幸平步上升。昔日为博上峰一点头,争着敬酒的苦涩也跟着涌向心头。今日下属向自己碰杯时,也对对方是否有“一口闷”的诚意十分介怀。忘了曾经亦是“逼不得已”,颜色顿变之间,就让那种“非多喝不成敬意”的教条,烙印在初入仕途的年轻人心中。

  己所不欲的,却是融入官群必需的,所以不但要“施于己”还要“施于人”。悖谬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悖谬成了无可逃离的惯性,每个刚踏入“官的场域”的人就被它的磁力紧箍。“酒链”由是永远因循下去。赵先进的自倒苦水,口口声声说“本不喜欢喝酒”,就显得可笑。倘若“不喜饮酒”是真的,忤逆内心意愿为了“争宠”而把自己醉得生不如死,又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呢?倘若“告白”是假的,或者说,由当初的“不喝”到现在变得也开始享受被人“猛敬”,埋怨除了渲染矫情外,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在说了一篓子“官场酒风”的坏话之后,赵先进会话锋突变。他把自己升迁太慢归结为自己酒量不够大。看来,客观原因总可以提百条万条,主观的攀附和放纵,总会无意识地自我淡化。一番“怪自己酒量不济”的大表白,才算是揭示了“酒风蔚然”背后隐藏甚深的“心魔”。官场酒筵上只有两种人,敬酒的人和渴望被众人敬酒而不得的人。

  “逼不得已的酒徒”是自欺又欺公众的“装可怜”。得了便宜又卖“委屈”。那些自称“逼不得已”的官场酒徒,只不过是“红顶诱惑”之下,他们不自觉的人格分裂式的自辩而已。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