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
(增刊)
福建省文明办 2012年2月25日
按:2月20日,厦门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总结表彰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照南出席会议并讲话。厦门市6个区及市政园林局的主要负责人对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城区)作了发言。现将于伟国等9位同志的讲话予以刊发,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
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
坚持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创新创建,
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总结表彰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刚才,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照南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叶重耕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6个区和市市政园林局主要负责同志都作了发言,会议开得很好。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厦门创建工作的各级领导,向为创建工作做出无私奉献和巨大成绩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辛勤奋战在精神文明建设第一线的全体同志,向广大驻厦部队官兵,表示衷心感谢、崇高敬意和诚挚慰问!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庆功鼓劲的大会,更是一次再接再厉、开拓奋进的大会。现在,我讲两点意见。
一、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去年12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厦门市再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三连冠”的目标。这是全市人民长期以来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对我市持之以恒深化文明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喜讯令人振奋,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创建。2003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始终把文明创建摆在全局和战略位置进行谋划和部署,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和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切实加以推进,不断深化内涵、创新机制、提升实效,创建水平不断实现新的跃升。
二是民生优先,为民创建。坚持把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紧密结合,从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做起,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市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点滴之中。尤其是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打好“五大战役”、岛内外一体化,全面加大民生投入,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全民社保、生态人居、交通改善、市容环境、平安创建、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优美和谐的宜居宜业环境,让广大市民群众真切感受文明创建带给城市的发展变化、带给自身工作生活的改善提升,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创建活动之中。
三是广泛发动,全民创建。坚持全民创建,把市民作为创建工作的主体。通过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有效发动全市人民踊跃支持和参与创建,市民参与率达到98.8%。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注重宣传教育、以文化人、知行合一,通过载体支撑、典型引路,赋予创建活动更加深厚的道德文化内涵。特别是注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强化思想内涵、行为养成,在深化主题实践、倡导公益行动、拓展网络平台等方面,探索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自身品牌。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文明交通行动。“爱心超市”等系列爱心项目和“关爱空巢老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等经验做法,在全国交流推广。文明创建已经成为厦门的城市文化和精神风尚,深深扎根于市民群众的自觉实践之中。
四是创新机制,长效创建。坚持优化和完善创建体制机制,及时把好经验好做法提升转化为管理办法和制度规范,特别是出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意见》等规定,使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化、长效化和常态化。创新点评机制。定期召开点评会,会议点评与实地点评相结合,各单位内部点评与相互点评相结合,专家点评与群众点评相结合,职能部门点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评相结合,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措施。创新测评机制。采取明查暗访方式,对各区每季度实施一次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测评结果在社会媒体上发布,有效激发各区积极性主动性。创新监督机制。开展不定时、不定位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组织文明督导员、市容考评员、行业考评员等开展实地监督;在各类媒体开辟创建专栏,畅通市长专线电话等渠道,形成职能部门、新闻媒体、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创建监督网络。
上述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推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一是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是厦门的显著特色。通过以创建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保障创建,实现文明创建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的精神风貌显著改善,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连续两年超过15%,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被评为“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典范城市”第一名,荣膺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和十大低碳城市。二是显著提升了城市魅力内涵。厦门的美丽不光体现在城市生态上,更体现在人的文明素质上。通过把文明创建与岛内外一体化相结合,大力提升全体市民的文明素质、增厚城市人文底蕴,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塑造形成“温馨、和谐、文明”的城市品格,使厦门这个“海上花园”更具知名度,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三是有效提升了市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坚持把创建过程作为百姓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过程。大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全市财政一般预算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完全免费,率先实现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保持高增长,2011年增幅创历史新高,我市荣获全国十佳服务型政府第一名、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等,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创建成果来之不易,荣誉属于全市人民。多年创建历程,无数关怀与支持,无数奉献与艰辛,无数动人事迹与感人场景,值得我们永久回味与珍惜。
我们不会忘记,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文明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多次对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指明前进方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在创建工作每一个关键阶段、重要内容,都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和直接的推动。
我们不会忘记,驻厦部队和中央、省直驻厦单位以厦门为家,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全力支持,为我市创建活动贡献力量、增光添彩。
我们不会忘记,全市人民全力支持,广泛参与,尤其是镇街、村居和各基层单位的同志,走街串巷、日夜操劳,默默奉献,为创建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我们不会忘记,广大公安、城市执法管理、工商、卫生、文化等执法人员以及广大环卫工人、志愿者,牢记使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为维护公共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作出了可贵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广大新闻媒体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以文明精神感化,以先进典型鼓劲,为深化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厦门创建工作的各位领导,向海内外各界朋友,向全市人民,向每一位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参与者、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二、文明创建永无止境,再掀创建新的热潮
厦门经济特区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我们的文明创建进入了新的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殷切期望我们,全国人民高度关注我们,全市人民热切期盼我们,要求我们在“三连冠”的基础上,再上新水平、再创新辉煌。胡锦涛总书记贺信重要指示和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希望厦门经济特区再次谱写各项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篇章;中央批准的厦门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厦门进一步发挥“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的重要战略决策;全市人民盼望加快建设“五个厦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所有这些,既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也给我们巨大的责任和压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持续奋斗,永不止步,以赢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为新起点,迅速开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再谱文明创建新篇章,努力为全国的文明创建、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
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利民惠民为宗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为关键,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抓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持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创新创建,继续走前头、当示范、做表率,努力开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必须牢牢把握提高市民素质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体现。厦门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全市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创建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之魂,贯穿于文明创建全过程。要创新市民修身养德载体,加快“道德讲堂”建设,继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学习推广活动。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认真组织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志愿理念,培育志愿文化,大力建设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要突出知行合一、实践养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是必须牢牢把握利民惠民这个宗旨,努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从创建之初,市委、市政府就鲜明地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拿奖牌、争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建,真正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市民的呼声,顺应群众的期待,改进我们的服务,让城市更美丽,让市民更幸福。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了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创建成果惠及人民,创建工作才赢得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有今天“三连冠”的成果。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心关切,着力解决群众的所需所盼,把文明创建的过程真正作为民生持续改善的过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提升我市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新城和农村社会事业配套,加快构建全国率先、全民保障、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顺应城市化带来的新特点,大力实施交通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主次干道网,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完善新城路网建设,优化交通组织,着力解决市民出行难、停车难的问题;大力推进“交通文明行动计划”,倡导文明行车,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要顺应人民群众求美求乐的新要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要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重要任务,突出政府主导地位、突出社区基层重点、突出服务群众宗旨、突出建管用并重,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繁荣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独具魅力、富有活力的文化强市。要顺应工业化带来的新变化,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围绕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生态市,大力度开展绿化造林,全面开展溪流环境整治和景观改善,加强节能减排,推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使厦门山更青、水更碧、天更蓝。
三是必须牢牢把握城市管理这个关键,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管理出秩序,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文明。这些年,我们注重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城市病”也日益显现,人民群众对现代城市管理与服务提出更高的期盼。下一步,我们要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正确处理堵与疏、远与近、标与本的关系,从市容维护、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难点部位突破,不断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在环境卫生上,要着力治“脏”,围绕有效洁净城乡,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落实门前“三包”,狠抓卫生死角整治。在市容市貌上,要着力治“丑”,进一步完善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治理违规户外广告,大力整治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等违规行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公共秩序上,要着力治“乱”,坚持严管严治严防,突出抓好治安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真正让城市更安全,市民更安心。在窗口服务上,要着力治“差”,坚持优化服务、优化管理,广泛开展向厦航学习活动,着力解决好窗口单位服务环境、水平和效率等突出问题。
四是必须牢牢把握机制创新这个重点,努力提升常态化创建水平。规章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一时之需,而是战略之举。总结多年来我市的创建工作,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依靠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注重常态、不搞突击。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更高,竞争更烈。我们必须坚持一手抓日常创建,一手抓长效机制,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一要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文明创建的生动局面。二要完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研究制订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规划,层层明确任务,行行落实责任,继续坚持和完善点评机制和每季度对区指数测评机制,以此推动常态化创建水平的提高。三要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把文明创建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内容,督促任务落实,明确责任保障。
在新起点上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繁重、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开创我市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照南:
以“三连冠”为新起点,
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推向新高度
厦门市赢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在全国开创先例,为福建争光添彩,影响深远。获得这样的殊荣,省委省政府高度赞扬,全省上下深受鼓舞。实践证明,特区城市不仅能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上领先,也能在精神文化建设和人的建设上领跑,不仅塑造了美丽厦门城的风貌,而且孕育了美丽厦门人的风采。这是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精彩答卷,也是厦门人民团结进取、奋发实干的恢弘业绩。“三连冠”来之不易,实至名归。在这里,受袁荣祥同志委托,我代表省文明委向厦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热烈祝贺、致以崇高敬意!
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走过了艰辛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是坚定坚韧。历任党政班子始终坚持争创工作不动摇不间断不松劲,以“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自觉和韧劲,狠抓不放,常抓不懈。二是对接对应。始终坚持把发展要求、争创任务与群众愿望结合起来,统筹兼顾,融合推进,使争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成为顺民意惠民生的过程。始终坚持把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统一起来,以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的实际举措,激发人民群众为建设美好生活而奋斗。三是见物见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素质建设为首要,既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等物质支撑,更突出思想教育、道德践行、文化熏陶等精神引导,把硬件软件统一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过细过硬。始终坚持高站位低重心开展工作,精心筹划,精细落实,任务到一线,领导到一线,点评在一线,整改在一线,作风踏实,工作务实,基础扎实。正是这样的坚守和付出,使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十年,成为特区建设三十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厦门的成就,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更催人奋进,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宝贵财富。
今年是新一轮创建的起始之年,挑战已经来到。我们面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繁重任务,面临争当全国“三个示范”的光荣使命,面临兄弟城市赶超进位的强大压力。这次会议既是庆功表彰会,更是动员部署会,它鲜明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发展永无止境、争创永不停步”的决心和意志,充分展示了走前头、做示范的责任担当和精神状态。
面向未来,把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向新高度,要求我们以持续促提升。永不懈怠、永不自满、永不停步,这是厦门创建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优势。要像小平同志提出的那样,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积小功为大功,抓细节成大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常态,形成更强保障的长效。以内涵促提升。着眼做好人的工作,解决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用好弘扬“福建精神”主题教育、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引导人们讲文明、树新风。以创新促提升。文明创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积极探索,实践出新,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上想办法,在做好群众工作上拿举措,在增强民生保障上出实招,在城乡创建一体化上求突破。要推进全面覆盖、全域创建、全员动手,构建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良好格局。要改进精神文明创建项目管理和品牌建设,增强执行力,扩展影响力。
再创全国文明城市任重道远。期待厦门市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形成新经验,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
提标提速提效,
推动创建工作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迈进
去年年底,厦门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思明区也以最高分第三次荣登全省文明城区考评榜首。作为全市文明创建的主阵地,思明区坚持考评过后“思想不松、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提出了创建工作要“提标、提速、提效”,率先在全省成立千人文明宣导队,开辟困难群体帮扶“快车道”,出台《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试行办法》,推动环卫体制改革,并在全区范围开展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以此巩固创建成果。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我们将以今天表彰动员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推动创建工作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迈进,努力为全市工作多做贡献,具体要做到 “六个化”:
一是组织科学化。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始终做到“领导高看一筹、规格高人一等,措施严人一分,保障先人一步”。坚持把创建责任作为区街换届后,领导班子的第一份“责任状”,做到从区、街、社区三级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亲自督导、亲抓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是管理精细化。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全面动员城管、环卫、社区等力量,实行点、线、片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制度,确保管理全覆盖、管理无死角。对市容环境问题实行“零容忍”,制定精细化管理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加强巡查、督查和责任追究,确保市容整洁。
三是整治常态化。前段时间,我们对辖内违章摊点进行了集中治理,有力维护了城市管理秩序。下一步,我们将把整治工作常态化,全面梳理查找当前存在的重难点问题,下狠心治“脏”、下决心治“乱”、下恒心治“差”,特别针对商业街和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和重难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精益求精地抓好创建工作。
四是载体多样化。立即启动绿化彩化工程,广泛种植三角梅及大株植物,使其成片成势;继续推广立面改造工程,分段分批对所有老旧小区进行沿路立面改造;继续开展品牌锻造工程,巩固提升“爱心品牌”、“文明小博客”等创建品牌,扩大影响力;继续深化特色创建工程,努力形成五大方向,30大项目,十大品牌的社会管理创新体系。
五是监督社会化。定期邀请行评代表、新闻媒体帮助我们“挑毛病”、“找问题”;调动“五老监督员”、文明宣导队等群众性组织和2万多名志愿者的积极性,参与巡查监督管理;继续深化创建宣传,动员全区人民参与创建、监督创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六是机制长效化。总结已有的“区领导分片包干”、“辖区理念、24小时理念”和“9+1”综合执法模式等经验做法,健全“巡查、点评、整改、督查、问责”五大机制,突出系统管理、强化督查问效,提高“市容、交通、文化、食品、消防、治安、校园周边”等重难点问题治理的法制化水平,促进长效建设。
湖里区委书记刘育生:
以实际行动和良好成效全力推进新一轮文明创建
湖里区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一轮文明创建的部署要求,坚持为民创建、创新创建、持续创建,推动市民素质、社会文明和城区品位同步提升,为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新的贡献。为此,要着力抓好“三个三”:
一、以“三项工程”夯实创建基础
一是素质提升工程。从湖里的区情出发,突出“村改居”居民、来厦务工人员、未成年人三个重点,结合征地拆迁教育引导“村改居”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以亲情化服务促进来厦务工人员共建温馨文明的美好家园,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做文明有礼的湖里人”主题活动,知行合一培养“四有”新人。
二是城区建设工程。力争全年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全力推动两岸金融中心、五缘湾、湖边水库等片区开发,加快后埔-枋湖、钟宅、乌石浦等旧村改造,推进五缘国际高端医疗园、厦金湾滨海旅游区、湖里区文体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育、医疗和文体资源,安排2000万元开展道路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提升中心城区的品位形象。
三是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出台《湖里区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加快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基层文艺队伍建设,开展“书香湖里”、“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办好城市诵读节、社区文化节、和谐邻里节等品牌活动,做大吉比特、惠和石雕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以“三个优化”提升创建水平
一是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完善“村改居”社区市政设施,今年要完成金山西路、高殿清洁楼等6条规划道路和一批环卫设施的建设;推进薛岭山公园建设和仙岳公园4A级景区申报工作,新建穆厝等3座社区公园;实施城区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努力实现主次干道“无尘土”目标;狠抓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确保主干道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整洁的市容环境。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全年安排8.2亿元用于教育投入,开办祥店小学、通屿学校等一批中小学校,加强与名校的合作和名师引进,努力办好优质教育;支持街道、社区集体开办幼儿园,解决“入园难”问题;认真打好民生工程战役,加快金林湾花园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区公共卫生大楼,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优化社会管理。制定出台湖里区《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狠抓一批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率先推广社区信息化管理,探索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做法,不断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建设区信访接待中心,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推进“城中村”整治,推广“无讼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以“三个强化”凝聚创建合力
一是强化共建共享。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窗口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营造全区动员、全民共建、全力创建的良好氛围;针对群众反映的东部片区公建配套、老旧住宅小区管理、农贸市场整治等难点问题,加大经费投入和解决的力度,让群众切实感受创建活动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建热情,实现“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二是强化长效机制。抓紧制定新一轮文明城区创建三年规划,对新一轮测评体系及时分解细化,将每项工作落实到责任单位,每项指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组建市容巡查队、社区督导队、市民创建巡访团等督查队伍,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加强对街道和区直部门创建工作的考评,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和“一票否决制”,促进各司其责、各尽其职。
三是强化特色创建。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平台,组建来厦务工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做大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向厦航学习”活动,深化“文明服务超市”进社区,办好四点钟学校和青少年维权网,拓展十佳外来青年、十佳文明企业、十佳文明物业评选活动,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文明品牌,彰显湖里特色,拓展创建内涵,为我市文明创建增光添彩。
海沧投资区党工委副书记林世粦:
持续提升创建水平,不断推进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
去年,厦门市取得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优异成绩,海沧也在此蝉联“全省文明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总分全省第一,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结果。
新一轮文明创建,我们将以今天的表彰动员会为起点,紧紧围绕以下“五个提升”持续提升,不断推进文明创建迈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实力。新一轮创建的正式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段。我们将坚持“围绕发展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思路,抓住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全市深入实施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重大机遇,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区、生物医药园区、翔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巩固深化“和谐征迁”的“海沧模式”,确保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增长,为文明创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最好的创建条件。
二是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每年一次的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巩固提高、深化拓展。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结合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以及“海沧市民节”、“汽车文化节”等“十大活动、一大赛事”,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不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三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我们将把握海沧在一体化、同城化进程中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节点,以市委、市政府在海沧召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现场会为动力,按照“大美、大雅、大气”的要求和“四高”标准,持续拓展空间、统筹城乡,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向纵深发展,推动文明创建向全域延伸,力争将海沧建成岛外乃至全市“最美的城区”,努力打造“一体化、同城化”的排头兵、桥头堡。
四是进一步提升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按照“为群众造福、靠群众创建、让群众满意”的创建要求,将文明创建作为“民心工程”,加大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城乡保洁、造林绿化、夜景工程等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文明示范路”等创建成果,进一步细化“五个厦门”的实施方案,使群众在创建实践中切实享受到文明创建的实惠。
五是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意见》,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创建活动持续开展,确保创建成果不断巩固,使文明创建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集美区委书记倪超:
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城乡文明一体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始终高度重视,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已经展开,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在新一轮创建工作中牢固树立“文明创建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的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加强城乡建设管理上下功夫,在完善长效机制上出实招,在提升总体文明水平上见成效,持续打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一是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要努力实现由抓重点向抓整体的转变、由抓整治向抓源头的转变、由抓阶段性突击向经常性工作的转变。更加注重加快发展,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把创建重点由城区延伸到城乡结合部,覆盖到农村,把文明创建的过程变为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过程,变为提升集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文明一体化的过程。
二是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继续保持好新城建设业已形成的昂扬气势和良好态势,加快“一心四片”联动发展,迅速连片成势,尽快展现新城形象。同时注意建管并举,针对非法占地、违法建设反复回潮,乱摆摊设点、噪音和油烟扰民、食品安全、交通秩序等关系民生和我区形象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出重拳整治。
三是持续提升文明程度。大力弘扬嘉庚精神,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推动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量力而行,更加注重尽力而为,不断加大民生项目投入,按照“三个最大限度”的原则,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校园周边、安置房小区和外来人口密集区域的服务管理,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凝聚强大合力。军地校联动。集美驻军多、院校多,我们将充分发挥部队官兵战斗力强、院校师生素质高的优势,三方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文明创建。全民互动。既要注意发挥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的作用,更注意发挥村居基层自治组织和志愿者、热心公益人士的作用,发动全民参与,互帮互助,共同倡导文明行为规范,共同整治环境卫生,凝聚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督查推动。区委、区政府已将今年定为“工作落实年”,我们将把文明创建作为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细化分解任务,结合“强责任、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强化督查落实。
同安区委书记陈琛:
努力推进文明创建实现新跨越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文明城市表彰会暨动员会,发出了新一轮创建动员令。同安区要以“省级文明城区”为新的起点,迅速行动、抓紧部署,按照岛内外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全力投入新一轮创建工作。重点做到“三抓、三提升”。
一抓工作部署,促思想认识提升。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提升思想认识,克服麻痹思想,扎实推进工作,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新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要根据换届后人员调整的实际,抓紧调整充实区创建指挥部力量,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完善创建领导机制。要将文明创建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区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落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创建管理机制,强化创建工作合力。要完善创建工作考评和督查机制,做到“日巡查、周通报、月点评”,并严格落实奖惩问责办法,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二抓重点突破,促城乡面貌提升。按照“岛内外一体化”的创建标准,加大投入力度,突出重点、难点整治。要针对同安老城区创建基础较差、交通承载能力薄弱等特点,加大线性道路、城市小区、边角景观等基础设施改造,加快推进双溪公园、百货大楼片区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同安老城区整体形象。要结合“五大战役”,加快同安新城核心项目建设,同步完善市政配套项目,提升新城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新城树形象,聚人气。要深化“家园清洁行动”,加快完善农村环卫体制,扎实抓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改造,做到全面创建、不留“死角”。
三抓内涵拓展,促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按照“创建过程让群众参与,创建成果让群众共享,创建实效让群众检验”的工作思路,立足基层,着眼长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热情。要通过各种媒介,持续宣传文明创建的意义和要求,积极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文明新风、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五大工程”,丰富文明创建内涵,不断提升全区文明创建的整体水平。要结合“文化强区”建设,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开展各类社会公益和文化教育活动,分期分类进行交通安全等普及宣传教育,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推动市民素质稳步提升。
翔安区委书记陈永裕:着力“四新”作为,不断推进文明创建取得实效
翔安作为新区,在分享我市“三连冠”荣誉的同时,更感到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下一步,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三贴近”(贴近新区实际、贴近群众生活、贴近测评体系),在“四个新”(倡导新风尚、建设新环境、发展新文化、完善新机制)上进一步下大力、做文章、见成效。
一是下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于促进人的素质提升,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村村响、道德讲堂、典型引领等形式和载体,加强宣传引导,浓厚舆论氛围。(比如,在部分村(居)开办“道德讲堂”,聘请有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等,讲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实践精神。)2、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深化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共建共创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丰富创建内涵,提高创建水平。同时,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教育培训、唱红歌以及志愿服务、洁净家园等公益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文明、提升素质。3、大力实施行为督导。通过文明卫生村(居)考评、行业窗口考评、交通文明宣导、文明诚信经营督导等举措,深化“公共生活好习惯”促进行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明礼仪的培育与养成,切实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与提升。
二是下大力建设新区新环境。我区在加快开发建设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环境改造力度。1、加快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主要是结合新城区规划、旧镇街改造、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要求,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标准,完善有关设施,力争在硬件上不扣分。2、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区、镇(街)、村(居)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环卫队伍管理,扩大区级保洁范围,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难点区域和城乡结合地段,加强实地整改的效能监督。3、加大城区管理力度。整合公安、行政执法、工商、建设等单位的职能,形成合力,在市容市貌、经营秩序、交通秩序以及小区物业管理、城乡“牛皮癣”治理等方面,力争有明显改善,提升翔安的新环境、新形象。
三是下大力发展群众新文化。我区将按照六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发展群众文化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主要抓好三项工作:1、大力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加强镇(街)、村(居)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和规范必要设施,抓好传统节日及“民俗日”期间文化活动的引领、普及,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巩固移风易俗活动成果。2、抓好品牌文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内厝“拍胸舞”、新圩女合唱团、吕塘戏校、百公里纵走挑战赛等翔安特色文化品牌,让特色更浓、品牌更响。3、抓好公共文化与市场监管。根据要求,完善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加快推进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闽南童谣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环境。
四是下大力完善创建新机制。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区的先进做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创建工作的机制。1、严格落实季度联系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创建工作联系会议,及时掌握情况,落实上级部署,分析查找问题,明确任务要求,保持创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2、坚持每月点评。要求区创建指挥部各个工作组和区创建办对各单位的创建工作,加强检查指导和整改督促,每月进行点评或整改通报,促进创建水平与整改实效的提高。3、加强绩效监督和考评。将文明创建纳入绩效考评内容,完善考评细则,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效能跟踪和通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工作实效。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允嘉: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市政园林局在全国文明城市公共指数测评10个大项130个小项中涉及6个大项31个小项,并且关系城市基础设施、关系市民日常生活、关系市容市貌。因此,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我们更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大力加强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管理。落实“岛内外一体化”部署,重点抓好岛外新城配套市政道路和“共同管沟”等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轨道交通一号线、莲岳隧道工程、新轮渡码头及广场配套以及公共停车场(楼)等一批市政工程。同时,围绕路平、灯明、下水顺畅的要求,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防洪排涝泵站、窨井盖、人行道、盲道、公交站亭、地下管网、消防栓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不断提升我市市政公用设施市容市貌的管理水平。
二、大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彩化建设。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我市绿化建设水平。每年要新增城市园林绿地500公顷,改造提升200公顷以上。加强主要道路节点、公园广场以及内湖、内河周边的绿化彩化,补植开花乔木灌木和色叶植物,努力达到“四季有花、百花争艳”的海上花园景观效果。继续抓好垂直绿化,退线绿化等工作,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四绿”工程建设,推动城市绿道和林荫路等建设。要建设集美灌口风景湖公园、海沧湖公园、忠仑公园二期等一批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山地公园、湿地公园和儿童公园,在提高城市园林绿地水平的同时,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三、大力加强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建设管理。要加快推进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北溪引水改造工程,为城市提供更优质、安全的水源。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供水处理水平,提升供水水质。同时,要继续加大城市污水的截流收集力度,要在完成天地湖、松柏湖截污工程的基础上,实施筼筜湖截污提升工程。并且要抓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四、大力加强城市保洁工作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我局和环卫处、市容考评办要加大对各区道路保洁清扫清洗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评工作,提升我市环境卫生保洁水平。同时要加强垃圾转运和处理。要加快东部固废处理中心的建设,抓好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调试运行,推进西部焚烧发电厂年内点火试运行,尽快实现我市生活垃圾全部焚烧发电或分拣处理。要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推进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处理,提升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