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自费项目变强制 不掏钱司机不开车
2月底,李先生一家三口报名参加一个华东五日游的低价团,1200多元。按旅行社给的行程安排,旅途中有4个自费景点,门票价格都在一两百块,加起来要七八百块,可自行决定是否游玩。
但到了自费景点前,司机就将车停在一边,导游一直诉苦,说自己和司机是不跟旅行社拿工资的,靠这些景点的回扣赚钱,央求大家参加自费项目。而司机则在一旁扮黑脸,不时凶巴巴地插嘴一两句,威胁游客如果不交钱,就不开车。
李先生所在的团只有15个人,彼此不认识,迫于无奈,刚开始两天都是交钱了事。第三天,旅游团来了15个泉州的老人家。司机和导游故伎重施,有个老人家火大,冲上去对着司机挥拳头,“再骂就打你!”司机一听蔫了,不敢再大声。到了景点,这个老人家也没交钱。随后2天,游客们开始反抗,集体不参加自费景点。
旅行从业人士:在散客团中,最常遇到李先生所说的情况,独立成团的一般没有。报价低的常有一些自费项目,且一般不把行程安排得那么满,游客不去行程空在那儿,时间浪费掉,最终还是会去。
隐蔽购物要小心 以防吃亏难维权
去年,黄小姐打算去四川玩,在网上对比了几条线路和价格后,报名参加了一个4000多元的纯玩团。旅行社宣称没有购物点,景点包括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大佛等,还可以免费参观乌木珍品文化博物馆。
一路还算愉快,游玩乐山大佛后,导游带大家到一家乌木博物馆。她听讲解员说,乌木是沉积几千上万年形成的,十分珍贵,叹为观止。过后,讲解员提到,他们有些乌木边角料,经批准制成饰品出售,贴补博物馆开支。黄小姐迷上了,花了500多元,带回一个“乌木”镯子和一串佛珠手链。回来后,黄小姐后悔了,如果乌木真的如讲解员所说那么珍贵稀少,怎么可能做成那么多饰品卖给游客。她怀疑自己上当,无奈博物馆在四川,无法找上门去。
旅行从业人士:旅游经济,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很多游客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来,安排购物点其实没什么。一些低价团甚至零负团款的,都是通过游客购物吃回扣赚钱。只要是公开标注在行程当中,让游客自愿选择,做法是允许的。对黄小姐反映的纯玩团也有购物点,该人士表示,纯玩团一般不会安排购物点,但有的确实会安排一些比较隐蔽的,经过当地旅游部门允许的,包含购物的景点。这在云南最常见,像昆明花市,又能玩又能购物。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