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做强实体经济
黄兴国代表(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把发展实体经济和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增强发展活力紧密结合,促进各类资源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
今年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困难和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坚实基础,把发展实体经济和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增强发展活力紧密结合,促进各类资源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提升发展质量,筑牢我国经济根基。
面对困难,天津积极应对,措施包括广泛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制定出台促进经济发展的25条政策,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等等,其中一个举措,就是继续把大项目、科技小巨人、楼宇经济作为重要抓手,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坚持不懈抓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围绕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提出的“三个一批”(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要求,始终紧紧抓住大项目好项目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手,用优质增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目前,天津的经济结构正发生质的变化。
毫不动摇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手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一手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天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2010年9月,天津制定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出台了一整套扶持政策,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从中培育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今年,计划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小巨人企业达到1500家。
坚定不移抓楼宇经济。楼宇经济占地少、污染少、经济效益好,能够很快集聚一大批业态先进的企业和机构,被喻为“立起来的开发区”,非常适合像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我们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迅速壮大区县、特别是中心城区经济实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努力打造年税收“亿元楼”,确定了128个重点支持项目,出台了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今年将新增 “亿元楼”50座。
天津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中心城市,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我们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了实体经济优势,具备了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兴皖富民,促进中部崛起
张宝顺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安徽已迈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阶段。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我们自身的要素资源整体升值,未来一个时期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抢抓机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就是要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力争“十二五”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发展与民生的有机统一。为此,必须进一步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坚持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努力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牢固树立富民优先导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内容。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徽商重信守诺的优良传统,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青山绿水是我省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也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我们将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把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使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基本实现江河安澜、人水和谐。
总的说,就是要以打造“三个强省”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其中,经济繁荣是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良好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人民幸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归宿。
自主创新,加速经济转型
周强代表(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能否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决定着能否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湖南,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矛盾依然突出。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继续依靠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经济上行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湖南必须在加快创新上下更大的决心、出更多的举措、有更大的突破。
破解矛盾的总钥匙是科学发展,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我们能否有效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决定着我们能否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湖南”,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让创新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推动湖南迈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机制,关键在人才。前不久,湖南出台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提出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全社会协同创新,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实现发展主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升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的自主创新能力,湖南的整体创新实力才能得到增强。要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品牌和产品。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打破一切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机制激发创新动力,用创新保持机制活力。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更多的科研成果走出高墙大院,进入企业、进入市场。要广纳各方人才,构筑中部人才高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世界在变,创新不变。我们相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因素,必将为湖南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势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