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系红砖建筑捆绑“申遗”:留住古厝那抹红 2012-03-06 09:00 苏丽艳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
红砖红瓦,燕尾山墙,细处辅以精美木石雕刻。在闽南,红砖古厝是再常见不过的建筑形式. |
专家观点
捆绑“申遗”实为“系列申报”
捆绑“申遗”,在清华文化遗产研究所副所长魏青看来,是一个不大准确的说法,他更倾向用“系列申报”的说法。换句话说,同文化主题,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的遗产可以组成一个叫做“系列申报”的遗产申报项目,土楼“申遗”、明清皇家陵寝“申遗”,都是比较典型的“系列申报”项目。
此次福建省对闽系红砖建筑进行捆绑“申遗”,其实只是在“红砖建筑”这种建筑形式主要的分布区域内,选取有代表的遗产点来“申遗”而已。不过,魏青也认为,两岸要是联手“申遗”成功,客观上来说,对于今后两岸的发展和沟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两岸联手有利探索保护机制
漳州市文管办副主任张长水说,闽系红砖建筑,其实是“同一个文化圈展示文化的载体”,两岸联合“申遗”,就是一起维护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他认为,联合“申遗”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建立两岸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和方式。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也认为,闽台本来是一家,既然根脉相连,就必须整合资源,共有的文化才能完好延续。
不过,漳州市文管办主任杨丽华坦言,与台湾合作,目前还只停留在“口头”上。若真正要启动“申遗”工作,必须有一个牵头单位来“串联”。
厦泉漳可向金门学保护模式
“闽南红砖厝,不仅充分体现了闽籍华侨生活史,也真实地记录了两岸同胞文化交流的印迹。” 厦门民俗专家、原同安文化局局长颜立水透露说,金门、厦门、漳州和泉州的红砖厝,最初应该起源于泉州。
他建议,研究闽南人文历史不能从一个单点入手,而应从多个红砖群综合考量才更有利于研究,泉州、厦门和漳州的红砖古厝的保护模式可以从金门“取经”。只要被认定是历史文化古建筑,政府就拿出相应的资金进行合理的保护,任何人不得再以任何理由改扩建,“对于红砖古厝的保护,一定要处理好是优先保护古厝,还是优先进行商业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