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文明风首页 > 正文
闽系红砖建筑捆绑“申遗”:留住古厝那抹红

2012-03-06 09:00  苏丽艳 来源:东南早报   我来说两句
    红砖红瓦,燕尾山墙,细处辅以精美木石雕刻。在闽南,红砖古厝是再常见不过的建筑形式.

 

  红砖红瓦,燕尾山墙,细处辅以精美木石雕刻。在闽南,红砖古厝是再常见不过的建筑形式,以至于这一道福建四大民居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往往被忽略,淹没于钢筋水泥的重围。

  福建四大民居,即土楼、土堡、红砖、灰砖。继2008年永定、南靖、华安三县成功为土楼申遗,今年3月,闽系红砖建筑捆绑“申遗”工作也有了实质进展。

  这无疑将是红砖古厝的春天。通过“申遗”,势必将有一批被遗忘的红砖古厝,得到更好的保护,进入更多人的视线,重焕活力,凤凰涅槃。

  这无疑也将是一场漫长的较量。后“世遗”时代,非“世遗”土楼的发展迷局仍无解答,各方利益博弈愈演愈烈,不禁令人担忧,红砖古厝的“申遗”之路或重蹈其覆辙。毕竟,两者有太多的相似——都是活的建筑文化,都是多地捆绑“申遗”,都有太多本身具备深厚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民居群,因为保护不力等客观原因,无缘“世遗”绚烂的光环。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建筑模式一脉相承、唇齿相依的历史背景,红砖古厝“申遗”,或将在厦泉漳三地之外,加入对岸金门的元素。这让红砖古厝“申遗”,更显厚重和分量。

  自2002年至今的10年间,为“申遗”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金门一直在努力。从“战地文化”到“一个活的闽南文化”,变的是表述方式,不变的则是由“闽南”、“侨乡”及“战地”组成的文化内核,而红砖厝始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闽系红砖建筑“申遗”工作在祖国大陆得以推动,让金门方面看到两岸携手“申遗”的希望。

  几年间多次到泉厦两地交流,甚至由副县长带队到北京取经。不仅如此,金门素来注重红砖古厝的保护,对修缮此类古厝,早已形成修旧如旧、专款补助的一套固定模式。金门县文化局官员称,不管“申遗”结果如何,他们更看重的是“申遗”的过程。或许,两岸争取捆绑“申遗”的更深层意义便在于,我们在向对方提供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得以学习对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务实。

  不妨放慢脚步,立足保护,细致论证。如此,红砖建筑“申遗”方能不留遗憾。 (苏丽艳)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