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东路道路通行率将提升25%
现在,湖滨东路新上岗的红绿灯变得“聪明”了。市交警支队表示,这种“聪明”指的是红绿灯会根据不同方向车流量的变化自动进行时间调节。
事实上,让“聪明红绿灯”“先知先觉”的,是埋设在人行横道停车线30米外地下的感应线圈——一旦有车辆朝路口驶来,感应线圈便会把信号传递给“聪明红绿灯”的中枢神经,提醒系统为绿灯加时。反之,系统便会自动减少绿灯闪亮的时间。据了解,厦门市交警部门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完成了湖滨东路庞大的地下感应线圈铺设任务。
随之步入的,便是湖滨东路各个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智能化的调试及试运行阶段。从火车站路口开始到仙岳隧道,湖滨东路与多条道路交叉,而位于岛内中心城区的这些道路,在交通高峰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承受着巨大的车流压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使是几秒钟的“绿损”时间,都会给整个区域的交通带来影响。根据交警部门的一项测试数据,此前交通高峰期,湖滨东路车辆的平均通行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
而昨天市交警支队科技处处长林祥兴出具给本报记者的一份新的测试数据则显示,在几天前的系统试运行期间,高峰期湖滨东路车辆的平均通行速度已达到每小时30公里。
交警研发厦门道路交通“射频电子标签”
如今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把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这一课题,摆在了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面前。而记者昨日获悉,厦门的道路交通智能化,将首先锁定在环筼筜湖区域。
湖滨东路交通信号灯的这次革新,其实正是整个环筼筜湖区域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警部门昨天表示,利用今年继续在该片区增设的软硬件设施,今年年内,环筼筜湖区域道路交通将实现全智能化。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交警部门正在研发的厦门道路交通“射频电子标签”。据市交警支队介绍,在预定的区域范围内,只要有车辆经过,“射频电子标签”系统设备即可通过每辆车的“路桥年费卡”发出的射频自动采集车辆信息。届时有了它,交警部门不仅能对任一时段的车流状况“了如指掌”,同时还能轻松识别车辆在道路上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