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清朝剃头匠的绝活 不开处方的医生
http://wmf.fjsen.com 2012-02-10 08:30  王吴军 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

    清朝剃头匠有四大技能:剃头、梳辫、掏耳和捶背

    清朝的剃头匠,以剃头担子为营业设施。不过,他们不再走巷串街吆喝着做买卖了,而是集中在固定的地方营业,很多人都有一两手绝活。

    端打推拿是清朝剃头匠的绝活之一。不论你是因为睡觉落枕而颈痛,感冒头痛或是因劳累而腰腿疼痛,经剃头匠的端拿之后,都会异常舒服甚至霍然而愈。

    所以,清朝的剃头匠被称为不诊脉、不开处方的医生。他们只在穴位和疼痛处敲、拍、揉、搓、推、拿、端,就很有疗效。

    特别是端腰杆,让顾客坐在凳子上,剃头匠站在顾客身后,双手挟着顾客的两腋左右摇摆,然后,左膝顶着顾客的臀部,猛劲向上一提,同时大喝一声“嗨!”顾客猛地一惊,腰部“嚓”的一声,顿时周身出汗,四体舒服。

    治颈项落枕时,他们让顾客坐在凳子上,提肩、揉大椎穴、推松臂筋,然后,剃头匠左手托着顾客的下巴,右手托着顾客的后脑,将顾客的头左右轻摇几下,猛然用劲把头往上一提,“嚓”的一声响后,顾客就顿感脑袋转动自如了。

    他们挖耳的绝活,更是玄妙。他们在一个竹筒里装着各式竹挖耳、大小鹅绒毛扫、铜丝弹条、绞耳毛小刀、小铜起子、夹子等。

    挖耳的时候,先用绞耳毛小刀绞去顾客的汗毛,然后用挖耳细挖,再用小夹子夹出,用起子起松薄皮夹出,用铜丝弹条在耳里一弹,弹得耳里“嗡嗡”作响,最后,用绒扫扫净,顾客顿感全身舒服。有的顾客竟在挖耳中进入睡眠状态,真是安逸。

    打辫子时,顾客若是嫌头发多、辫子粗不好看,剃头匠就给顾客的辫子打得小巧玲珑,顾客若是嫌头发少、辫子难看,剃头匠能给顾客添上头发或用黑色丝线裹起来,辫子打得不大不小,油光水滑,恰到好处。打辫子一般需要十二个铜板,也有花一吊钱的。

    给新生小儿剃胎发,给死人剃头,也是剃头匠的绝活。

    请剃头匠剃胎发,一般人家至少也要给半块大洋,因为孩子太小,剃头匠要一边剃一边哄着孩子不要乱动,很费劲。

    剃完了胎发,剃头匠还要恭维顾客几句吉利话:“剃去胎发,越剃越发,人财两旺,金玉满堂。”因为这是给孩子第一次剃发,有洗礼的意思,富贵人家给个三五块大洋也不在乎。

    他们替死人剃头,一般人家要花两元,富有之家要四五元,而且还要用红纸把钱包起来,表示吉利。

责任编辑:张涵蓉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