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省外动态 > 正文
北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万人民俗大巡游
http://wmf.fjsen.com 2012-01-31 15:37   来源:绵阳市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虽是细雨蒙蒙,但北川新县城内却是鼓点阵阵,羌歌悠扬。19日,万人民俗文化大巡游拉开了北川民众的迎春序曲。

  墩上乡“许家湾十二花灯”队排在巡游队伍的第36方阵。“记到哟,正月十二要到茂县去演出。”趁着候场的间隙,脸涂油彩,身着花衣,做丑角打扮的唐孝友将身上仅剩的三支烟发给同伴,安排着春节期间的行程。

  “这些技术都是父传子,一代代传下来的。”唐孝友是“十二花灯队”的传承人,也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说,“我今天扮的是黑菩萨,看着喜庆,驱邪保平安。”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最早属于单一的祭祀性舞蹈,后来玩灯艺人通过对戏曲的“移植”和借鉴而发展成为花灯戏。2007年,“十二花灯”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演出时有十二盏五彩花灯,所以叫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今年六旬的唐孝友说,花灯戏每年正月初一出灯,至二月初为完灯。“在我们当地,花灯是神的象征,花灯戏能驱邪除恶,保人畜安康。”

  “他装扮的是女人,衣物越花哨越好;他演的是儿子,是丑角,主要是惹人发笑的……”唐孝友一边介绍着自己的队友,一边演示着花灯戏里的各种角色。

  “十二花灯戏”表演角色是男扮女装,以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等伴着舞蹈,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我们平时照看自己的土地,只有节日期间才组队出来,为乡亲们送去祝福和欢乐。”唐孝友向记者介绍说,花灯戏在当地已成为传统节目。逢年过节,邻近的青片乡、片口乡、茂县的乡里人家都会请他们前去送福送欢乐。

  “原来唱戏要收些钱。现在生活好了,唱戏不收钱,主人管饭就行。”唐孝友笑着说,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和山东泰安的援建者帮助新修了房子,村上发展养殖,加上儿子外出打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接到的演出邀请也越来越多。

  “花灯戏曲目原来有70多首,不过很多失传了,加上汶川地震中死了8位老花手,现在只能完整地唱30多个曲目了。”已唱了40多年戏的唐孝友告诉记者,最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县、乡政府对这一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专门拨出培训费用,置办了表演器具,并着手挖掘、恢复一些传统曲目。

  在演绎了《三支避》、《闹元宵》、《双拜寿》几个传统曲目片段热身后,唐孝友和花灯队员们的额头开始冒出小汗珠。

  “去年有12个年轻人加入进来,还包括一些女娃娃。”唐孝友说,只要这些民间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越多人知道越好,越多人参与越好。他指着举旗的老伴说,“我把老婆都拉进来了。其实男女都无所谓,传统也是可以改进的嘛!”(杨超 周洪攀)

  “我们正月初六还要到县城来表演,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锣鼓声中,花灯队缓缓前行,最终汇集到民俗巡演的欢乐人群中。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