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清晨6点20分,沈阳最低气温-18℃。吃完早饭的程鹤全穿上厚重的棉衣棉裤,套上大头鞋,戴上棉手套,挎上卖报包,左手拿起折叠椅,右手抄起杵在门口的小木棍出发了。
寒冷的清晨很静,路上没什么行人。程鹤全用木棍摸索着前行,去报站取报纸。常人5分钟的路程,程鹤全要用20多分钟。到了报站,把50份报纸装进卖报包,程鹤全向中街的商业城车站走去。 7点40分左右,程鹤全终于到达车站。把折叠椅支好,各种报纸摊在椅子上,程鹤全开始卖报。经常在这里等车的乘客都认识这个卖报的盲人老程,因为他已经在那里卖了18年报纸。
1963年出生的程鹤全也曾和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在别人的眼中,程鹤全是个开朗又热心肠的人。在单位,不管谁家遇到困难,程鹤全总是尽力帮忙。那时候单位里有几个同事家境特别困难,程鹤全省吃俭用把余下的钱贴补给同事,但自己的工资低,实在帮不了太大的忙。后来他想到一个好办法——利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卖报纸。虽然挣钱不多,但他每月都把这些钱全部送给困难的同事,自己觉得很开心。单位同事都叫他“程好人”。
1990年,程鹤全的视力每况愈下。医生说他患有严重的视网膜萎缩症,视力会越来越低,直到全盲。1994年,视力几乎为零的程鹤全无法继续上班,只好放假回家。而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件让程鹤全特别开心的事——女儿程爽出生了。
起初,单位每月给程鹤全一些基本生活费。后来,由于单位效益不好,不多的生活费也停了。一家三口需要糊口,无奈之下,程鹤全又干起了熟悉的工作——卖报纸。虽然视力很差,但程鹤全能吃苦。一年四季,程鹤全风雨无阻每天在中街的商业城车站卖报。这一干就是18年。
虽然卖报挣的钱不多,又是个盲人,但程鹤全很快乐。这些快乐,多半源于他有个聪明懂事的女儿。程爽从未嫌弃过家穷或者父亲是个残疾人。懂事的她总是主动承担全部家务,几乎每天放学后都去报摊接父亲回家。闲暇时间,女儿拉着父亲逛超市、散步,快乐的笑声回荡在整条马路。 2004年,程鹤全离婚了,女儿更是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父女俩相依为命,每天晚上,程爽都要和父亲一起看电视,给父亲讲解电视上的画面。如果在节目中看到哪里有需要帮助的人,父女俩就互相搀扶着去捐款,虽然数目不多,但这对父女总觉得这是他们应该做的。程爽常常对父亲说,一定早点工作,改善父亲的生活,也更有能力去帮助那些比自己家还困难的人。
2008年,程爽在体检中查出患上宫颈癌,这对程鹤全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两次手术,6次化疗和放疗,积蓄花光了,能借的都借了,程鹤全再没钱给女儿治病。就在他绝望的时候,沈阳义工联盟的志愿者们闻讯赶来了。他们屡次为程爽义演、募捐,3000元、5000元、1万元……一笔笔捐款送到程爽的病床前。而很多捐款,程鹤全父女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几个月的工夫,志愿者共募得善款10万多元。
尽管所有人都尽了最大努力,2010年8月13日,程爽还是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嘱咐父亲一定要帮自己报答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女儿的离开差点把程鹤全击倒。又是志愿者们,再次来到他的身边,每天都有志愿者到程鹤全家陪他聊天、帮他做饭,陪他共同走过最黑暗的日子。
程鹤全心里始终记着女儿弥留之际常说的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程鹤全说自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曾帮助过女儿,也不知道那些好心人都在哪里。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女儿的遗愿。每天早晚,程鹤全都要认真收听广播。只要听到谁需要帮助,他都要去捐款捐物。程鹤全告诉志愿者们,如果有捐助活动,一定别忘了通知一声。前段时间志愿者们在中街为烧伤女孩小欣如募捐,程鹤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奉献了自己的爱心。他对欣如的妈妈说,我也曾有个生病的女儿,我深知女儿生病,为人父母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卖报纸挣钱不多,但我的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从女儿去世至今,程鹤全不知捐款捐了多少次,不知帮助过多少急需帮助的人。他说宁愿让自己一直忙碌着,因为只有这样充实的生活,自己才能不总是因为想念女儿而难过,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听说志愿者们要在年前到儿童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孩子,程鹤全除了准备了一些钱,还特意买了许多跳绳准备送给孩子们。志愿者们对记者说,他们真不愿意接受程鹤全的钱。因为他们知道,程鹤全为了省下钱来帮助别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几乎不吃肉,吃了一冬天的白菜了。但程鹤全坚守着对女儿的承诺,他说一定要把爱心传递下去,这样,女儿在天堂里也会感到安慰的。
程鹤全不知道那些帮过自己的人现在都在哪里,也记不得自己已经帮了多少人。(文/本报记者/张 昕 摄/本报记者/徐丹伟)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