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查看新居
去年4月26日,媒体报道了重庆长寿区30多岁的高强在外打拼多年,拿出1000万元在老家长寿区石堰镇兴庄村修建15栋小洋楼,送给5组的村民。
春节快到了,这些小洋楼修建得怎么样?5组的村民入住了吗?近日,记者赶赴现场,亲眼目睹了竣工在即的强农园。
15栋小洋楼——
家家连着步道和梯坎
随着乡间公路猛地一转弯,一排排依山而建、青瓦白墙的小洋楼赫然在目。远处柑橘树成排,近处绿树草坪环绕。在这片曾经荒寂的石板坡上,高强耗资1000万元捐建的15栋小洋楼分两排一字排开,家家户户连着宽阔的步道和梯坎,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工人们正忙着贴地板砖,种植草坪和绿树,主干道上,则种着棕榈、天竺、蒲葵等。
强农园正前方有栋小平房,工地负责人陈亮说,这是活动室。一位婆婆告诉记者,谁家遇到红白喜事,可到这里来操办,宽敞方便。强农园右侧是健身运动场。74岁的李本清的两个儿子分别分到了3栋的两套房,高兴得不得了。
89岁汪婆婆——
高强圆了我的新房梦
89岁的汪习珍随幺儿子分到2栋2-2,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外仔细端详着自家的小洋房。“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新房。”汪婆婆说,她家老房子是新中国成立初分的地主家的木板房,60多年了,用稀泥和篾荚补漏,一间堂屋隔成两间,一间给儿子、儿媳住,一间留给她和两个孙女。老人说,这辈子一直想修房,可惜没钱,是高强圆了她的新房梦。
随后,汪婆婆带记者参观了她家的小洋房:底楼是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楼上三间卧室、两间厕所。汪婆婆说,现在,她有自己的卧室了,外边还有个小阳台,没事摆张椅子,坐着晒晒太阳。
57岁苏长江——
住进新房学用家电
在4栋2-1,57岁的苏长江正用铲子剔除地板砖上的泥浆。客厅里摆着沙发、茶几,卧室的床铺也布置妥当。老苏说,添置家具花了7000多元。“花这点小钱值。”他说,地板砖、涂料、吊顶还有水、电、闭路等都是安好了的,如不太讲究,接房就可搬进来住。
老苏请记者参观他的卧室,钥匙在锁孔里转了半天也没打开,最后在记者的帮助下,才打开了房门。老苏红着脸说,还是木门的锁好开,这铁门太高级了。他说,现在住进了洋楼,待燃气灶、热水器、冰箱、洗衣机等添置齐后,找年轻人学学怎样使用。“不然,到时要闹笑话。”
老苏说,以前,老房子进出随意,不太讲究卫生,住进新房后,专门添置了拖把、拖鞋、痰盂,随时保持清洁卫生。“像城里人那样过日子。”老苏说,住在这里要讲卫生、讲文明,不能为强农园抹黑。
打工妹程慧碧——
爸妈搬出了木板房
“住新房了!”10岁的余东升欢呼着跑进5栋1-1,这是他外公程建刚分的小洋房。比余东升还兴奋的是他妈妈程慧碧。程慧碧与老公、儿子刚从内蒙古打工回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父母终于搬出了破败的老房子。”
64岁的程建,之前也住在新中国成立初分的地主的木板房里。“这辈子没打算修房子。”老程育有3个女儿,孩子们出嫁后,老两口留在老房子里将就过日子。
程慧碧虽然嫁出去了,但想到父母住在破旧的木板房里,容易倒塌,还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很担心。所以,姐妹三个一直想为父母修新房。程慧碧说,没想到,高强提前帮她们完成了这份心愿。
老程告诉记者,住进洋房,老房子就复垦,用作集体发展种植、养殖等,今后每年还能分红。“住洋房、拿出土地分红、打工挣钱,这样的好事还真不好找。”
35座小洋房——
16日举行入住仪式
“终于完工了。”花坛边上,记者碰到高强的父亲高传忠,老人看上去比以前更瘦了。老人说,建设小洋房以来,他一直牵挂着安全问题。为此,去年八九月份,他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坚持在工地上督导。
村里的陈亮介绍,15栋35家小洋房基本完工,今年元月6日,组织5组的村民采取抓阄的形式分配了房子,并把钥匙发到了村民手中。这几天,大家忙着打扫清洁、添置家具。他告诉记者,每套房屋的涂料、水电闭路、吊顶、门窗都是统一安装了的,基本上可以入住。
记者联系上远在河北石家庄的高强,他回电称,打算今年元月16日举行一个简单的入住仪式。他也将于近期回长寿。彭瑜 贺怀湘文/图
(据《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