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一事,引发了市政协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极大关心。一想到这条贯穿京城南北的大街,即将要通过种种治理、改造措施,恢复旧时的风貌了,很多老北京便不免感慨起来。虽然这件事目前仅是刚刚启动,但毕竟事关老北京的建筑格局和风貌遗存。
我在北京土生土长,算来也是老北京了。对于中轴线申遗的意义,很多专家都已有论述,此刻无须饶舌;一句老话“前门西四鼓楼前”,中轴线上就占了俩,其恢复重建的意义和重要性便已无需多说。
在这条近年来屡屡被房地产商誉为“龙脉”的南北通衢上,有多少传说故事流传已不便细考,就是依附在道路两侧的大小胡同,又有哪一个不是饱经沧桑呢?且不说因为紧邻后海商圈而早已变成旅游一景的烟袋斜街,就是再深、远一点的鸦儿胡同,帽儿胡同,其实也都是老北京历史的见证。
无论是春秋冬夏,也无论是清晨或黄昏,当你站在景山最高的亭子万寿亭上,京城胜景便尽收眼底。我相信很多老北京都有过不止一次类似的心潮澎湃。由此,我更相信,北京中轴线恢复旧貌乃至申遗一事,实在是令京城子民额手称庆的一大好事。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当年和姐姐、哥哥及邻居的几个半大小子、姑娘们,一起在冬日的午后,在景山万寿亭,嘬着冻柿子俯瞰京城的情形:南边是金碧辉煌、黄灿灿的一片;北边则是层层叠叠百姓的民居和后门桥、钟鼓楼;间或,一缕鸽哨从空中划过,余音袅袅。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的魂魄所在,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所依托的精神家园。如果说申遗是个系统工程且尚需时日,那么,对古城现有风貌遗存的保护却是刻不容缓。这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在中轴线申遗中,结果重要,过程也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如果通过中轴线申遗改造一事,能引起京城所有各方包括百姓对保护古城的重视,那么这个事儿的意义便远远大于申遗,且是所有北京人的造化。
想来已有多年未爬景山了。我真想找个好天去上一回,兴许机缘巧合,观赏西山晴雪。(刘乃康)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