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十年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背后,文化体制改革功不可没。党的十六大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改革;同年,新闻出版系统首批21家试点单位启动转企改制;次年,首批4家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自此,我国文化产业开始起飞,并对国民经济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据统计,2004年至2008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近5%。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继续较大幅高于同期现价GDP年均增速。
与此同时,文化事业单位加大内部机制改革力度,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到“十一五”末,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近1800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文化民生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一批文化建设领域重要政策法规的出台,不仅使文化建设的内部、外部环境得到改善,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共建共享“大文化”的良好氛围。“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2011年前10个月全国财政文化投入更是达到1207亿元,增长27.5%,增幅创历史新高。
文化“走出去”立体多元
日渐红火的对外文化贸易是文化“走出去”快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通过驻场演出、建立基地、合办广播电视台等多种方式,依托驻外使领馆,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渠道不断增加,参与主体也越来越多元。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开始酝酿。不久前,首个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上海揭牌。以杂技艺术为突破口,针对“走出去”的专项规划也在制定中。
国家层面的文化交流更加丰富。2011年,我国与近20个国家签署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执行计划,确立了中欧、中德、中英、中俄、中哈等多个人文交流机制。推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务实发展,在美国启动了大规模“中国文化系列活动”。成功举办“2011中日合办动漫节·影视周”。开展了多项对非文化援助,有力地配合国家对外战略和重大外交活动。通过央地合作等机制,文化部与地方联合举办的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已有20多个。以“欢乐春节”活动为例,2011年在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65个项目。
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建设也全面提速。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通过充分调动国际与国内、政府与民间、中央与地方等各方文化资源,以重点工程为骨架,“全国内外一盘棋”的文化交流新格局正在形成。
回望十年历程,所有的艰辛探索,都化作一份荣耀。站在新的起点上,让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辉煌篇章!(徐文营 姜范 乔申颖 李丹)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