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1年,文化建设领域取得全面丰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提升工程已经启动,先行者享受着随时随地徜徉知识海洋的乐趣;主旋律作品创作空前繁荣,红色题材图书、电影、电视剧成为文化市场中亮丽的风景;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全国上下共建共享“大文化”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海外文化市场捷报频传,中华文化正以多种方式融入世界文明……
2002年以来这十年,是我国文化建设披荆斩棘、改革进取的辉煌十年。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宣传文化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多年努力。要了解今天一系列文化建设成就的由来,还要回溯到十年之前。
思想理论走向大众
与十年前相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加丰富了,离人民群众也更近了。
一大批经典理论书籍出版发行。经过6年的努力,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第一批重要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随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大事记》等一批理论专著则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
除了数量和种类大幅增加,通俗理论读物的出现也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各地出版单位组织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图书数千种;仅2010年,用通俗文字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图书就达1500多种。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等,每种发行量都达到200万册以上,《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出版头2个月发行量即突破300万册。
在新技术背景下,理论宣传的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以全面记述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电视片《旗帜》为例,一经播出就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为理论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2010年6月30日,人民出版社承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和传播工程”首期完工并正式上线,被誉为“用科学技术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入脑入心,不仅需要理论上的全面阐述,更需要使之有机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则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两大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地各行业各系统总结提炼核心价值理念的热潮正在兴起。据统计,北京、上海等12个省份已有或正在征集本地区域精神。政法战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概括表述为“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海关提出了“爱国、厚德、增信、创新、奉献”的海关文化;水利行业强调“献身、负责、求实”;中央企业大力弘扬“东汽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和有益尝试各具特色、易于接受,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参与和支持。
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影响也日益扩大,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2007年,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从李素芝、王顺友到郭明义、杨善洲,这些来自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和感染着亿万群众。2004年11月25日,全国主要媒体推出了“时代先锋”专栏,通过一个个真实人物的故事,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要求。
发挥文明城市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城市的文明得以提升,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
2005年10月,首批12个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践证明,文明城市的创建极大地激发了各地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主人翁精神。
文化创作丰富多彩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国家的倡导支持和宣传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文化创作步入了硕果累累的十年。一大批洋溢着时代精神和彰显民族风格气派的文化精品,使人民群众分享着文化建设的成果。
一大批鸿篇巨制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2007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推出《中华再造善本》一期工程,共计758种珍贵古籍;2009年4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3万多人参加、历经13年;2009年6月,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籍总目》,历史上第一次对我国现存20万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历时17年;2009年9月,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辞海》2009版,这是1936年《辞海》第一版诞生以来第5次修订;2009年10月,450册、4.5亿字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出齐,先后10万人参与、历时30年……
《“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标志性文件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文化创作的热情。有关部门适时改革评价标准、引入市场机制,使“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自2002年至今共评出3届490部优秀作品。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奖,提高了参评作品的演出场次标准,加大了市场和群众认可的权重。“十五”期间启动的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从2002年以来每年投入4000万元,10年已推出50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
2002年到2011年间,电影产量从每年100部增长到超过500部,城市电影票房从不足10亿元增长到130亿元;从2003年起,国产电影票房已连续9年超过进口大片。2003年,我国电视剧产量刚刚突破1万集,2011年电视剧产量已经高达2万集,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2010年,全国出版图书33万种、71亿册,出版报纸1939种,期刊9884种。动漫、网游等文化新业态也为群众的文化生活带来更多选择。2010年,电视动画生产超过22万分钟,共有16部动画电影获得播放许可。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