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掩蔽部外,还备份了一套常规的导火索引爆装置。军工兵营第2连1排中士班长罗长庆奉命点火。他回忆说:“这是150公分长的缓燃导火索,每秒钟燃1公分,就是说,点燃火后,我有两分半钟飞跑着离开点火点,所以我不慌。我身后是我们连朱连长,他和何绍周军长对过表,分秒不差的。他背着电话机,随时待命叫我点火。我蹲在坑道里,一手捏着导火索,并把火柴头按在导火索上,一手捏着火柴盒(导火索只能借火柴头瞬间爆燃的能量才能点燃,明火无法点燃)。只待连长做一下手势,我就嚓地一下,叫狗日的日本鬼子化成一堆灰!”
9时15分,军长何绍周在竹子坡通过电话下令:“起爆!”老兵张羽富看到,工兵营长常承隧猛吸几口烟,然后扔掉烟头,手有些颤抖,狠狠摇动引爆装置。与此同时,荣3团团长赵发毕、崔继圣等人也用尽全身的力量猛摇手柄。在掩蔽部外面,班长罗长庆也随着连长的口令点燃了导火索,而后转身向后跑。
老兵张羽富说,开始似乎没有动静,过了几秒钟,大地颤动了一下,接着又颤动几下,有点像地震,团指挥所掩蔽部的木头支架“嘎吱嘎吱”地晃动起来。站在外面的荣3团第3营7连中尉副连长杨金继看到,一股力量冲天而起,把主峰整个大碉堡托起数米歪斜地栽倒在山顶上。同时,一股浓浓的烟柱从子高地蹿起来,烟柱头上戴一顶帽子,很像多年以后在电影里看到的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浓烟中可见日军尸体、树干、汽油桶、枪炮以及无数的军用物资和装备,漫天飞舞。烟柱足足有一两百米高,停留在半空中,久久不散。声音传过来时,却不及想象的大,还没有飞机扔炸弹震耳,有点像远方云层里打雷那种闷响。
崔继圣说,这时掩蔽部内外的官兵爆发出激动人心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通滇缅公路!打回老家去!收复祖国的一切失地!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中国胜利万岁!……”大家互相紧紧拥抱,每个人脸上都淌着热泪。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