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朱棣夺皇位:朱元璋死后儿孙间的血腥大战
http://wmf.fjsen.com 2011-12-31 15:55  商传 来源:新华网综合    我来说两句

  其实抓周王这件事,做得并不高明。周王倒霉,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在诸王当中是个罪大恶极的人,主要是因为他是朱棣的同母兄弟。这就不大能让人信服了。这个周王,还是个高素质的文化人,好写文章,后来还写过《救荒百草》,就是一部描写遇到灾荒时哪些野草能吃的书,看来这人对植物学挺有研究,还挺有社会责任感的。你去整他,这个典型抓得实在不怎么样。这一来,大家可都心知肚明了:这不就是冲着燕王朱棣来的吗?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他在这方面多有经验呀。他也不回避这件事,当即就给朱允炆写了一封奏书。这份奏书中是怎么说的呢?

  朱棣在奏书中说:“若周王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显著,祖训且在,臣何敢他议?”(《明太宗实录》卷一)他说,周王犯错,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望你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总而言之,一句话,“上有祖宗,天地日月”,反正你看着办吧。

  朱允炆哪见过这场面呀?他本来就是一个仁柔性格的人,一提到亲情,还真有点动心。一下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一下可把齐泰和黄子澄给急坏了。费了半天劲,朱允炆又要变卦。两人私下商议说:“皇上这是妇人之仁,是要坏大事的。”两人跑去找朱允炆,极陈利害。这个朱允炆耳根子还真是很软,听了齐泰和黄子澄的话,态度又为之一变,削藩的决心又坚定了起来。

  其实诸王当中,比起周王形迹恶劣的有的是,比如代王朱桂,就是一个作恶多端的藩王。这个代王十分凶残,算得上是罪行昭著。史书中记载说,他后来恢复王爵,恶习不改,年岁不小了,还带着一批打手,窄衣秃帽,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间女子,官民怨惧。对这样的藩王下手,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可惜的是,朱允炆先听从了黄子澄他们的建议,首先削废了周王。周王平日没引起那么大的民怨,只是家里父子不合,如果处理得好,正是朱允炆收买人心的机会。等到引来朱棣上书,再去削夺代王这样作恶多端的藩王时,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反而形成了朝廷与藩王相互对立的局面。朝廷的目标不是针对作恶的藩王,而是不分大小好坏,不分青红皂白,全部削废。这样一来,地方上有人知道了朝廷的心思,就趁机告变邀功,于是有告齐王的,有告岷王的,还有告湘王的。湘王朱柏也是个文雅之士,平时不大招惹是非。这次被人告发,无以自明。觉得自己身为藩王,地位尊贵,哪里能受狱史的羞辱。他挺有气节,思忖再三,关起家门自焚而死。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