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抗战中为何选四川作根据地:天然是最好的根据地
http://wmf.fjsen.com 2011-12-31 15:49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二、国人注愈力转向四川

  虽然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最先将选择陪都、行都的着眼点放到了西北和中原地区并开始对陪都西安进行筹划与营建,但那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政治环境决定的,是国民政府尚未将西南诸省真正纳入它的统治范围之内时所作的迫不得已的决策。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这一客观现实,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不能作中国战时首都的缘由已显而易见,而西南诸省自民国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各个大小军阀的混战与割据之中,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也是若即若离,很不稳定;在若大的中国版图内,能够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且牢牢为国民党中央所控制的就只有中原和西北地区了。尽管如此,将西北地区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仍是不理想的。因为中原和西北地区既同样容易受到日军强大武力的威胁,又接近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对于当时尚未完全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坚持反苏反共的国民政府来说,其所感受到的威胁并不小于日本,而且,统治新疆的盛世才,也未被国民政府所控制,而是变乱无常,这对国民政府来说,也是一块心病。因此,必须重新寻找一个比洛阳、西安更为安全且地大物博、人力众庶的地区,来作为战时国家的根据地。为此,作为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专负军事责任的蒋介石,于1934年秋开始,用一年多的时间,马不停蹄地对中原、西北以及西南的十余个省份进行巡视、考察、分析和研究,最后,蒋介石经过对各地地形、物产、交通、人文的综合考察,作出了将这个战时国家的最后根据地确定在四川的重要决策。

  早在民国初年,蒋介石就认为在中国各省之中,能作革命根据地的,“只有两省可当选。第一是广东,……其次就要算是四川了,因为四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都在任何各省之上,而四川同胞的天性,富于民族的情感,一贯的忠于主义,勇于革新,所以我们若能以四川为革命的根据地,就更能使革命早日成功。”蒋介石的这种“蜀粤并重”的思想,以后又多次向孙中山等人提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仍是以相当的注意力关注着四川的一切,对四川这个中国的重要省份,也是志在必得,只是限于长时期地与各个军阀及中国共产党进行战争,还无暇地也无力顾及四川。这种状况一直到年底才开始有彻底转变。

  1932年底至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于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不得不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过辗转跋涉,他们于1933年初抵达川北陕南一带并重新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的这一举动,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不安和四川军阀的恐惧,但此时蒋介石的主要注意力是放在江西中央红军方面,还无力顾及四川,只是在舆论和财力上支持四川各个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为此,他先后任命田颂尧、刘湘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四川剿匪总司令”,令其统率所属全力围剿红四方面军,结果,田、刘二人均以惨败而告终。兵疲力乏财困、走投无路的刘湘,不得不于1934年11月13日乘轮东下,赴南京向蒋介石请示和乞援,要求国民党中央派员入川,统筹“剿匪”大计,以帮助他剿灭红军并维持自己在四川的霸主地位。刘湘的这一举动,正合蒋介石的心愿,就在双方在南京进行商洽和讨价还价之际,中央红军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进行长征并抵达湘黔边境,有进入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趋向。所有这些,使得全国的注意力骤然地由江西转向四川,即所谓“以前关心江西匪祸猖撅的人们,现在视线都转移到四川来了。”迫于中共主力红军入川这一现实,刘蒋双方经讨价还价,互相让步,迅速达成协议,蒋介石帮助刘湘统一四川军政并保证他在四川的霸主地位,将红军赶出四川;刘湘则同意打开关闭未启的四川门户,允许蒋介石的中央军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率别动队入川,统筹指挥督促“剿匪”事宜。12年21日,国民政府明令改组四川省政府,任命刘湘为四川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并授以统一四川军事、政治、经济的特权,而由贺国光、杨永泰率领的参谋团一行余人,也于1935年1月12日顺利抵达贡庆,从而开始了国民党中央势力近十年来对四川、西南的逐渐渗透和真正控制,也为蒋介石入川部署一切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