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松总统到底去哪了?” 巴尔克利厉声逼问。
“我不可能告诉你!”巡警回答到。
巴尔克利扳起扳机,用枪口顶住巡警的小腹,大声呵斥道:“该死的,你不能说?现在可以说了吧!”
巡警浑身颤抖不已,脱口说出奎松总统已经前往距此25英里处一个名叫拜司(Bais)的沿海小村庄。巴尔克利和其他人迅速回到船上,驰奔拜司而去。一到目的地,安东尼·阿克司奉命沿海岸线巡逻,而巴尔克利则上岸去搜寻那位躲藏起来的菲律宾总统。
巴尔克利一行人上岸后遇到当地的一个居民,他说奎松总统住在岛内几英里处的一所房子里。这个船长于是就“借了”两辆破旧的汽车,和索里阿诺一起在夜色中呼啸而去。当他们来到一座位于山边的“尼帕屋”(nipa hut;用棕榈叶盖顶的棚屋)时,索里阿诺大声呼喊奎松的名字。2分钟过去了,屋内没有一点动静。这位向导又叫了起来,不一会儿,屋内亮起了灯光,随即总统穿着睡衣站到了门口——显得那么的单薄和孤独。
巴尔克利和索里阿诺进入了屋内。长期被肺结核折磨的奎松不时地咳嗽着,他惶恐不安,手一直颤抖着。令奎松紧张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初次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到的巴尔克利——这个海军官员就像是个海盗:他没有穿制服(在战争发生的第一天,他的军营就遭到轰炸,所有的衣服也就随之丢失了);他的鞋沾满了泥块;脸上的胡子浓密而杂乱;他那长长的头发则用一块头巾扎在头上——他的外表看起来相当恐怖(巴尔克利的剃须刀和其他生活用品也在轰炸中被毁了)。除了那么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巴尔克利还手握一把冲锋枪,两臀各挎一把手枪,腰间别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战刀。
约翰·巴尔克利没有把时间耗费在闲聊上。为躲避日军的飞机和战舰,他必须在天亮之前带着奎松和他的家人以及一大群随从穿越100英里的开阔海域。现在已经是凌晨2:30了,他感到时间紧迫,不容耽误。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