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似乎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将身子从地图上支撑起来,将头微微地转过来,认真地瞪着自己的卫士。“你说说,是不是又有哪位到我这儿来了?”毛泽东又以为是哪位中央领导上门找他而无意冷落了人家,弄得别人产生“主席对我有看法”的误会呢!
“这会儿谁也没有来过。”李银桥说。
“那是怎么回事?”毛泽东更加认真地问。
李银桥心头在笑,嘴上却依然一本正经地说:“就是,主席有时就是不尊重人,尤其是对下面的同志。”
毛泽东可是最怕这个了。他在延安时就针对机关有些同志高高在上的问题,一再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做群众的小学生。卫士们对毛泽东非常了解。在党内,在中央高级阶层之间,毛泽东从来也不跟谁讲客套。谁进他的办公室,有事办事,办完事就走。毛泽东一般既不出门迎接也不出门送行,可要是下面来位同志或老乡,或民主人士,毛泽东总是迎进送出,十分注意礼仪礼貌,并且对来客提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总是认真听,细心记。此时,李银桥今天这么一说,自然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譬如说,对我们卫士说的话,主席有时就非常不尊重。”
“说具体点。”毛泽东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脸上露出了笑容,似乎心里已明白了一半。
“好的。”李银桥见毛泽东认真地听着,知道自己的“阴谋”有望得逞了。“嗯--我问主席,这几天您知道我和其他几个卫士劝过您几次休息吗?”
毛泽东抱歉地点点头,说:“大概有四五次吧?”
“不对,至少是四五十次!”李银桥纠正道。
“有这么多吗?”
“肯定有。主席曾经说过。对群众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我们都要认真地听,可您对我们的意见就没有认真地听。何况,我们提的意见是对的。因为保证您的休息,是组织交给我们卫士的重要任务!”
毛泽东终于笑了,过来拍拍卫士的肩膀,说:“算你的意见提得正确,不过,我没有认真地接受你的意见是有原因的:全国各个战区都进入了大决战的时刻,有许多重大事情正等着我们去决策。我是主席,更要全力投入,否则会影响我们全国夺取政权的进程。银桥,你应当帮我给其他卫士一起做做工作才是啊!”
“主席,这个任务我可完不成。”李银桥说,“因为您的话有片面性。”
“片面性?”
“是的。您说您是主席,当前的形势需要您全力投入,否则会影响革命进程。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您因为工作高度疲劳而病倒了,累坏了,那时您就不能正常工作了,那时,您作为主席对正在决战中的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才叫大呢!”
毛泽东惊疑地睁大了那双因疲乏而泛红的眼睛,赞许地说:“银桥有进步啊,什么时候学会了辩证法呀?”
李银桥这下可不好意思了:“是看了您的《矛盾论》,您说世上任何问题总是存在两个方面。”
“噢--你是用其毛泽东理论,攻其毛泽东观点呀!”毛泽东尖起了嗓音说。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