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调整劳资关系,调整的原则是:必须确认工人阶级的民主权利;必须有利于生产;劳资间的问题,用协商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总之,要劳资两利,既要保障工人群众的民主权利,又要使资本家能获得合理利润以利于恢复发展生产。
三是调整产销关系。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当时私营工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使生产和销售之间尽量取得平衡。据此,各专业部门纷纷召开全国性专门会议,具体协商各行业产销计划,分配生产任务。另外,财经部门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将主要商品的产销情况向全国公布。
从这些具体的措施上可以看出这些是完全与毛泽东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的态度、政策相一致,这些决策和措施也正是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一时期,私营工商业开业增多,私营工业生产增加。1950年三四季度,私营工商业开业的比歇业的多出25223家,私营工商户由过去的开少歇多转变为开多歇少,是私营工商业恢复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私营工业的产量也逐步增长,私营商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也大幅度增加,各地市场也日趋活跃。据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统计,10月份的市场成交量与4月份相比,面粉、大米、棉纱等的销售量都有大幅的上升,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金融业的活跃。私营行庄的存放款业务和汇兑业务也大幅度上升,农村完成土改后,农业丰收,农民的购买力有所提高,加上抗美援朝的军需供应,1953年市场更繁荣,出现了“淡季不旺,旺季更旺”的景象。
这次调整使私人资本主义获得了巨大发展,有人称这段时期为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的私营工商业都获得了不少利润。另外,这次调整也是对私人资本的一次深刻改组,扶持和发展了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削弱和淘汰了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行业,把私营工商业的经营转到了服务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轨道,使它从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转到接受国家领导和计划的轨道上来。同时,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加工订货也有了质的变化,刚解放时,加工订货只是零散的,一般以原料换成品,以实物代上缴,调整时期加工订货数增加,并逐步采用分配原料、支付货币上缴的办法,这就逐步把私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切断了,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2、抓不法资本家的小辫子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