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和“行署”是新中国成立后地区一级党委和政府的简称,级别在省以下,县以上,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天津地区并不属于直辖市天津,而隶属于河北省,下辖静海、大城、永清、宝坻等11个县和杨柳青、汉沽、胜芳三镇,人口400多万。
曾与刘青山、张子善接触过的战友、同事回忆,刘青山人高马大,体壮气粗,性格粗豪,爱讲粗话,常骂人,而张子善刚好与他相反,面皮白净,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口才极好,善与人交往。
刘青山、张子善就此成了执掌一方的党委、政府负责人,在历尽艰险才走上重要岗位后,他们却走上了腐化蜕变的不归路。
“老子该享受享受啦!”
天津地委、行署驻地设在天津以西30公里的杨柳青镇。镇中有座高大宽敞的大宅院,人称“石家大院”,是天津地委和行署的办公场所。
因为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北方民居大院原貌,石家大院现在成了杨柳青的一个旅游景点。记者按图索骥找到石家大院时发现,这里最惹人关注的是一项展览——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展。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刘青山的照片和资料现在每天在这座大院中被作为反腐教育素材展览,但在当年,他担任天津地委书记的时候,却绝少在这座地委办公场所的大院中出现。
在担任天津地委书记的两年时间里,刘青山长期以“养病”为由住在一栋典雅考究的二层小洋楼内,该楼因而又被人们私下里称之为“刘公馆”。
这座小洋楼位于天津城内的马场道18号,马场道是现在天津著名的“五大道”之一,曾经是外国租界,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小洋楼鳞次栉比。石家大院虽然条件不错,但分配给刘青山的两间宿舍与这座洋楼比起来,自然天差地别。
住进洋楼的刘青山,从里到外气象一新。据《人民日报》1952年1月4日第三版《党的生活》记载:“一位老战友出差路过天津,顺便去看望刘青山。一到马场道18号,就觉得特别不自在,等见到刘青山,这位老战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刘着一身毛料西装,足蹬明晃晃的黑皮鞋,俨然一副绅士派头。再看刘的住处,钢丝床、大衣镜、沙发。地板亮得能照见人影。刘青山变得陌生了,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几乎都有一个共性,追求生活上的奢华享受。战争年代,刘青山在生活上不具备吃喝享受的条件,而成为执掌一方的党政要员后,手中掌握着权力和资源,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人民赋予的权力,就成了为己所用的享受工具。
据1951年12月4日河北省委《关于开除刘青山、张子善党籍的决议》中揭露:“刘青山有几句口头禅:‘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享受一点还不应当吗?’‘革命胜利啦,老子该享受享受啦!’”
一个极富代表性的例子是,刘青山大冬天里非要吃韭菜馅饺子,厨师不得不到北京郊区四季青暖房里买来韭菜。可包饺子的时候,他又嫌韭菜辣胃,不好消化。最后,逼得厨师想出了一个主意——把一整根韭菜洗干净后,不下刀就直接包在饺子里,外面露出一小截韭菜白,等煮熟了再顺着韭菜白把韭菜抽出来。这样,饺子就只留下了韭菜的鲜味而吃不着韭菜了。
刘青山追求的生活享受远远不止在“吃”上,他还是个汽车迷。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