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肃贪首案 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处死刑经过
http://wmf.fjsen.com 2011-12-26 15:21   来源:Xinhua    我来说两句

  两个“功臣”

  “三反”运动伊始,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就成了具有“风暴眼”意味的大案要案,除了贪污数额特别巨大之外,更惹人注目的是这两个人的特殊身份——他们都是身居高位要职、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革命功臣。

  刘、张二人的身世经历,在河北省人民法院的案卷中是这样写的:

  大贪污犯刘青山,36岁,男,河北安国县人,雇工出身,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高(阳)蠡(县)农民起义,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历任冀中区任河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天津地委书记。被捕前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

  大贪污犯张子善,38岁,男,河北省深县人,学生出身,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入狱,曾作绝食斗争与卧轨斗争。历任献县县委书记、八地委组织部长、十地委书记、天津地委副书记兼专员,被捕前任天津地委书记。

  对于刘、张二人在解放前的历史,中共河北省委在开除二人党籍的决议中,也有一段评价:“刘青山、张子善参加革命斗争均已20年左右,他们在国民党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在艰难的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都曾奋不顾身地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建立过功绩。”

  在两个人的履历中,都不乏历经考验而信仰坚定的亮点。

  刘青山1931年入党,1932年秋参加河北省高蠡起义时才16岁,后常被人说成是“红小鬼”,即由此而来。他稚气未脱时,便已在鬼门关口走了一遭。

  高蠡起义时,刘青山所在队伍打出的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一支队。不过,高蠡起义很快被镇压,这支红军队伍的存在也非常短暂。

  起义失败后,数百名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刘青山曾和十几名红军战士一同被绑赴法场,刽子手用铡刀一个接一个地将他们的头铡下。在法场监刑的一个国民党军的团长看到刘青山还是孩子模样,也许是认为抓错了,也许是动了恻隐之心,骂了句“滚蛋”就把他放了。死里逃生的刘青山甫得自由,便继续投身革命。

  而据张子善在河北深县师范学校的一位不具名的同学回忆,张子善在学校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学生运动。当时是1933年,正是共产党遭遇白色恐怖的革命低潮期。

  后来,张子善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这位同学曾去监狱探望。张子善在狱中向他表示,自己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并悄悄嘱咐这位同学:“赶快回去把我藏在宿舍里的一个小箱子里的书信、文件销毁了。”这位同学翻开他的笔记本,看到里面写着这样几句:“我这个穷学生,为什么辈辈穷,有了×××,前途才光明。”这三个“×”号,指的就是共产党。

  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张子善才趁乱逃出了监狱,重新找到了党组织。而在这一年,刘青山被选送到延安抗大学习,继而回到河北,在发展抗日武装和创建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8月,刘青山来到新组建的中共河北省天津地委任书记。和他“搭班子”的是张子善,任地委副书记兼行署专员。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