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图片新闻 > 正文
团圆有多远?农村留守儿童数约为"两个北京"

2011-12-22 08:27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根据全国妇联2005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

导读:留守儿童数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省份的总人口,约等于两个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北京人口约1961万,据2010年统计数字)。

 

在四川成都郫县富士康在建工地上,来自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歇马乡侯寨村的侯可明坐在两个女儿的照片旁(12月6日摄)。侯可明今年35岁,2006年外出打工,两个女儿和妻子留在农村老家。他说,两个孩子和老人在家不放心,只能留下妻子在家照看,等孩子大一些妻子也会考虑外出打工。新华社记者刘杰 摄

4000万人——“两个北京”

根据全国妇联2005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这个数字有多大?按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16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含港澳台)人口数量低于4000万。换句话说,留守儿童数量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省份的总人口,约等于两个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北京人口约1961万,据2010年统计数字)。近年来,留守儿童人数还在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民工输出较多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比例最高达到当地中小学学生人数的40%。

“后希望工程”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三大问题:生活、学习和心理,其中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留守儿童家庭普遍经济困难,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孩子营养状况堪忧。孩子多由祖辈照料,生活上有的因老人年龄过大,疏于照管,有的则过度溺爱;学习上他们难以得到辅导,与老人代沟明显,难以深入沟通。不少儿童心理尤其敏感,有的受到欺负,自卑、自闭倾向居多,不愿与人沟通,有的甚至走上歧途。不少孩子与父母长年分居两地,虽然可以电话联系,但中国人感情普遍内敛,电话沟通多数是生硬套话,一些父母两三年才能见孩子一面,由此导致亲子感情疏远。 “希望工程”实施已有20年,“有学上”对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已经不是奢望。但是,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口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学校有了,父母“没了”;知识近了,亲情远了;收入多了,快乐少了。这是“后希望工程”时期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城市,你准备好了么?”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模式的趋势。虽然我国城镇人口已占全国人口一半(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数字),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原因很简单,城市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高的劳动报酬。对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进程务工是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大量青壮年农民怀着“淘金梦”涌入城市,“农民工”逐渐扮演起“城市保姆”的角色,广泛从事建筑、餐饮、家政、小商品制造等行业。

虽然身处城市,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相比,在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差别很大,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无力供养子女在城市生活、学习,不得不选择“一家两地”的生活。不过,这显然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2.3亿农民工和5800万留守少年儿童占到了我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些家庭的健康和幸福应当是全社会的责任。

110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希望这5800万少年儿童能享受到更多城市化带来的便捷生活与科技文明。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