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重点播报 > 正文
一个中国人的影像传奇

2011-12-08 08:24  林丽明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历史上曾经有第二个人有这么一种耐心与热情,借助摄影这个方式来书写一个个体生命的漫长历程。

清·宣统元年(1909) 29虚岁

  往 事

  在其后代的讲述中,叶景吕的形象逐渐鲜活起来。

  叶景吕的父亲,娶的是福州望族罗家的丫环,并被赐姓罗。这也使得日后叶景吕得以跟随“舅公”罗丰禄出使英国,接触并喜欢上现代摄影术。

  1896年,风雨飘摇的大清政府任命罗丰禄出任驻英、意、比三国钦差大臣。这一年,15岁的叶景吕作为罗丰禄的随从,一同赴伦敦上任。彼时伦敦作为世界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交易中心,照相已成为一种大众消费。1901年,叶景吕在伦敦拍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

  1901年8月,罗丰禄奉命回国调任驻俄公使,叶景吕也结束了五年的海外生涯,回到福州。1903年罗丰禄去世后,罗家把福州城里的茶行和当铺生意委托给叶景吕管理。从1907年开始,叶景吕先生便开始了每年一照的人生仪式。此后几十年中,叶先生还以一站一坐、年度交替的方式拍摄个人肖像。一开始是全身照,日本军队占领福州后(1940年)改为胸像、头像,抗战胜利后再次恢复全身照,直至1952年“三反五反”时因为家庭变故,以一张黑色剪影代替年度照片。他的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六一儿童节,两个多星期后便因病离开人世。晚年,叶先生居住在宫巷。2007年,叶家老宅被政府征用,在搬迁中,相册落入拾荒者手中,并辗转被一书商购得。

  “一站一坐,年度交替,举重若轻,履险如夷,生命的节奏似乎永远在他的掌控之下。”

  仝冰雪表示,叶先生的坚持和执著带给观者一个共同的感受:感动。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