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开国第一宴"菜单解密 "国宴"是如何"瘦身"的?
http://wmf.fjsen.com 2011-11-24 09:3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菜肴有约

  宴请国宾制定菜单有规范化程序。礼宾官必须事前了解外宾的饮食习惯,把外宾的饮食习惯及时告诉人民大会堂或钓鱼台国宾馆厨师,请他们根据中外宾客的不同口味,安排不同的菜谱。订菜谱时,尽可能全面了解国宾的生活习惯与忌讳,口味嗜好以及年龄、身体状况,兼顾季节、气候、食品原料、营养等诸因素。夏天以清淡为主,冬季以荤为主。尤其注重他们的宗族信仰,穆斯林国宾菜单与非穆斯林国宾菜单差别大,丝毫不能马虎。有针对性的菜单既使国宾感到宾至如归,又使国宾对有中国特色的菜品十分感兴趣,赞赏优秀的中华饮食文化。

  我想起几份菜单,情趣轶事,历历眼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是震惊世界的大事,周恩来亲自设宴招待。当年宴会是“四菜一汤”,除冷菜拼盘外,热菜为芙蓉竹笋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杏仁酪。点心有豌豆黄、炸春卷、梅花饺、炸年糕、面包、黄油等。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养源斋会见伊丽莎白二世一行,并设午宴招待。菜单除冷菜拼盘外,热菜是茉莉鸡糕汤、佛跳墙、小笼两样、龙须四素、清蒸鳜鱼、桂圆杏仁茶,点心有鲜豌豆糕、鸡丝春卷、炸麻团、四喜蒸饺、黄油、面包、米饭。

  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菜的烹调颇感兴趣。宴席上中方人员介绍佛跳墙菜名的由来,说这道菜味道鲜美,香味扑鼻,连在墙外的和尚闻到味道后也会情不自禁地越墙来品尝。女王听后笑容满面地说:“那我们更要多吃一些。”

  选定菜谱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国宾饮食方面的爱好。例如日本的几位前首相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竹下登、中曾根康弘和海部俊树等都十分喜爱中餐。尤其是海部俊树,他1991年访华时,特意要求安排一次中药膳食。许多客人对小笼包子、手工水饺、手擀面、元宵、年糕、煎饼等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食品很感兴趣。

  由于礼宾官对来访国宾了解不细致,不太符合国宾胃口的菜单偶尔也有发生。1976年9月,萨摩亚国家元首访华。当晚宴席的菜肴,以“汤”多些,吃的是“味”。但对于萨摩亚人来讲,就不够实惠了。他们平时的食品多以面包果、芋头等薯类为主,淀粉含量大,胃口也大,几小碗汤汤水水吃下去,过不了个把小时便饥肠辘辘了。晚上10点,元首副官来到接待室,说他们晚饭没吃饱,可否给他们弄点芋头、啤酒。宾馆服务人员搬来了一箱啤酒,但临时找不到芋头,外宾只好拿些面包、香肠充饥。元首一行去南方访问时,每顿饭都加了煮芋头、烤芋头等点心,贵宾们非常满意。

  大寨的“粗茶淡饭”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