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12期
http://wmf.fjsen.com  2011-11-22 10:12:23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农村文明创建〕

 

 泰宁县发挥文化协管员作用 推动农村文化发展

 

近年来,泰宁县不断加强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先后组建了农民乐队、业余梅林戏剧团、傩舞队、桥灯队、快板队、舞龙队、花轿队、腰鼓队等10多个农民文艺团体,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培育农村文明新风、普及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发挥文化活动“组织者”作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村级文化协管员都是文艺能手,能歌会唱,他们发挥自身文艺特长,积极组建业余文化演艺队伍,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生活,提升农民幸福感。文化协管员还结合传统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踊跃参与全县组织的广场文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为泰宁县群众文化生活增添风采。近年来,文化协管员组织乡村文艺队伍以文艺调演、汇演和民俗踩街等为载体,经常巡回全县各乡、村演出,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年组织2-3次群众文化活动。今年国庆节前,泰宁县还举行了全县村级文化协管员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新桥乡还组织大源傩舞队多次登上央视文艺舞台,为泰宁争光。

2.发挥文明创建“带领者”作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文化协管员积极协助开展“文明新风六进农家”、 “美德在农家”、“十佳文明标兵户”、“评五好文明家庭”以及“家园清洁行动”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效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在文化协管员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培育了“四条示范路带”沿线村、“四大特色文化村”等精品乡村,打造了一批建筑美观、环境整洁、村风文明的旅游村、生态村、文化村和民俗村。其中,梅口乡水际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新桥乡大源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音山、水际村获全国环境优美乡村和全国生态村称号。

3.发挥先进文化“传播者”作用,推进理论政策普及。村级文化协管员主动运用本村文化设施及文艺手段,广泛开展群众读书活动,宣传党的政治理论、路线方针和重要政策,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经济致富信息和先进生活理念,推动农民学习先进文化,掌握惠农政策,增强致富能力。比如,梅口乡水际村文化协管员黄宜禄将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编进快板书,有效引导农民群众学习政策。文化协管员积极向农户派发由县委宣传部每月编印的《入户宣传单》,在派发过程中,认真做好政策解读、理论宣讲工作,强化了宣传效果。

4.发挥文化产业“转换者”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泰宁县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泰宁县充分调动文化协管员的积极性,注重挖掘、保护和开发农村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文艺演出等文化产业,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新桥乡大源村组建傩舞队后,以傩舞队为主体兴办的文化项目达几十项,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维修了古建筑。朱口镇业余梅林戏剧团,每年农闲时在本县及周边县广大农村演出60多场,带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泰宁县文明办)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8]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