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华罗庚和包办妻子的悲欢情缘
http://wmf.fjsen.com 2011-11-22 0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差点被日军炸弹炸死

  1936年,华罗庚由清华大学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两年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所写的一篇关于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论文,为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抗战爆发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与已经撤退到昆明的妻子儿女会合。在这里,南迁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华罗庚被聘请为教授。

  “在昆明的日子很苦。有时候,我们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变卖家里的东西,勉强维持生活。父亲烟瘾很大,为了省钱,他把烟也戒了,发誓说要等抗战胜利后再抽。后来,小弟出生,父亲为他取名为"华光",一盼中华重光,二来是说钱都花光了。”“即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父亲也没有间断过研究。我常常半夜醒来,看到他还在小油灯前埋头读书。他跟我们说过,"我想到一个问题,马上就要写下来,如果不写,忘记了,那就太可惜了。 "”

  为躲避日军的频繁轰炸,华罗庚一家搬到离西南联大5里地的黄土坡村住下,附近山沟的防空洞成了他的工作间。“有一天,敌机来了。一个炸弹落下来,父亲的防空洞被炸塌,他被活埋了。幸亏当时有两个学生正在附近,马上过来挖土,让父亲的头部露出来维持呼吸。待敌机飞走了,人们才把他拉了出来。他长衫的下半截全都没了,还吐了一口血。”消息传到诗人闻一多耳中,“他急人之难,将他们一家8口的房子分出部分来给我们,在正屋的中央拉一道帘子,两家共在一个屋檐下。后来,闻先生看到我家老的老、小的

  小,父亲又有腿疾,搬家太难,就自己找房搬走,把家让给了我们。 ”

  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

  1941年,华罗庚写出了《堆垒素数论》初稿,这部研究整数性质的巨著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前人的理论,被称作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由于当时国内还不具备出版的条件,这部著作在苏德战争前被送到了苏联,战后首先在苏联出版,并引发强烈反响。 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1948年,妈妈带着我和两个弟弟也一起去美国,照顾父亲的生活。也就是那一年,他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

  “1949年,我们从报纸上得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父亲当时就决定回国。我也非常激动,以"华夏"的笔名在当时的《华侨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支持父亲的决定,并表达了回国的意愿。但人们更关注的是父亲的那篇著名文章。 ”华俊东笑着说。

  华俊东说的“著名文章”,就是华罗庚1950年2月在归国途中发表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呼吁留美学生“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这封信同年3月11日由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在海外留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回国后,华罗庚着手创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他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而且,他还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研究所,并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父亲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但继续自己的数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 ”

  不仅如此,华罗庚还成为中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首创者。从1956年到1978年,他亲自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直到今天,"华赛"依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数学竞赛。”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