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访儒林村途中感受到,通州人都以刘绍棠为骄傲
我去儒林村寻访费了一些周折,却感受了乡亲们对刘绍棠的热爱。我先查了几种地图,都没有查到儒林村,后来在网上才查到了。它现在属通州区西集镇,在张家湾镇东南。为寻访曹雪芹的踪迹我曾去过张家湾镇,儒林村比张家湾镇还要远十多里。我接着查找公交路线,去通州、香河方向的938路有十多条支线,但也查不到儒林村,看来儒林村是太小了。
我决定先乘车到离儒林村较近的姚辛庄。到姚辛庄下车后,我原以为这里会有小公共汽车可到达儒林村,遗憾的是问了车站上的几个人,回答都不知道。正着急间,一辆小汽车停在附近。我忙过去问,儒林村还远吗?怎么走?他回答,这里是运河西,儒林村在河东,不是很远,但走过去也需20多分钟。接着他问,你去儒林村做什么?我说,我去看看大作家刘绍棠生活的地方。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说,我们通州人都以刘绍棠为骄傲,我送你去。我问要多少钱?他笑着说,您大老远的专门来看刘绍棠,我还能要钱吗?上车吧。
在车上他向我介绍,运河在这里向西拐了一个弯,河东岸有三个小村。北面是沙古堆,南面是儒林,儒林以东是供给店。说话间儒林村已到了。我向他道谢,他却说,很对不起,本应该陪你在这里转转,但我还有事,失陪了。
我进了村。村子实在很小,很安静,路上见不到人。走了一段,我看到一间小卖部,推门进去,有几个人在聊天。我说明来意,他们一听说我是专程来看刘绍棠,也都像那位司机一样兴奋。一位老者说:刘绍棠是我们村人,在这里生活几十年。绍棠是大作家,但没有架子,当年和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很熟。我问他刘绍棠居住过的地方,比如刘家的祖屋,他出生的房子,“文革”中住的“鬼屋”都还有吗?这一问大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还是老者说,这些年老房子都拆了,有些房子都翻盖好几次了。一个年轻人说刘绍棠的侄子还住在村里,我带你去看看。他带我到了不远处的一个院落,遗憾的是院门紧闭,家中无人。年轻人又陪我去供给店村看刘绍棠上过的学校。学校已并入沙古堆小学。小学原址关帝庙早些年也拆了,现在这里安放着运动器材,大约在原后殿的位置是村里的老年人活动站。年轻人告诉我,供给店村东就有938支线可到大北窑。在儒林村,我看到了刘绍棠生活了几十年的环境,更感受了乡亲们的淳朴与诚挚。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