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看毛泽东、邓小平等如何打破苏联包围?
http://wmf.fjsen.com 2011-11-14 16:2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二、毛泽东、邓小平等对打破苏联包围的战略思考

  如何应对苏联对我国的包围态势呢?

  毛泽东等认为,必须对苏联的全球战略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对其对中国的威胁有足够的认识。毛泽东指出,苏联对中国实行的战略性包围看上去是针对中国的,但其实只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苏联的全球战略最本质的问题是苏美两霸的争夺。在争夺中,相比较而言,美国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地位,苏联处于进攻地位。邓小平也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目标是霸占所有的地方,结果变成一个大胖子,苏联现在每前进一步,都从你这个大胖子身上刮下一层油。”(邓小平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时的谈话记录,1975年6月8日。)

  根据这种判断,毛泽东、邓小平等认为,对付苏联,“中国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而要从全球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邓小平会见阿根廷总统魏地拉时的谈话记录,1980年6月7日。,在战略上要做好内外两方面的准备。对内,就是不得不进行备战防御。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多次讲过,“准备它早发动战争,有备无患”(邓小平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的谈话记录,1977年9月10日。)。“我们宁可警惕性高些,看到危险,才能努力想办法消除危险。”(邓小平会见日本参议院议长德永正利时的谈话记录,1981年1月11日。)“只要你放松警惕,它就来了。这是我们对战略问题的总看法。”(邓小平会见毛里塔尼亚总统达达赫时的谈话记录,1974年9月18日。)对外,就是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世界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反对霸权主义。

  毛泽东曾强调:“要团结多数人,要影响多数人,团结多数人,绝大多数的人,这是战略问题。”(毛泽东会见新共总书记威尔科克斯、主席威廉斯及夫人、澳共(马)主席希尔等时的谈话记录,1965年3月14日。)邓小平也指出:只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有几种力量连在一起对付它才行”(邓小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时的谈话记录,1980年5月4日。)。邓小平还不止一次地对外国朋友讲:“我们主张大家联合起来,协调我们的行动,协调我们的战略,来对付这个霸权主义。”(邓小平会见阿根廷总统魏地拉时的谈话记录,1980年6月7日。)“要争取更多的朋友才比较好。即使不能成为朋友,争取更多的国家中立也是比较好的。”(邓小平会见扎伊尔新闻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1978年6月14日。)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