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11期
http://wmf.fjsen.com  2011-11-07 16:07:22 来源:省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城市文明创建〕

 

德化县多措并举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县城

 

    2009年以来,德化县围绕构建文明和谐新瓷都、提升幸福指数,持续加大文明县城创建力度,强化各项措施,在力争蝉联全国文明县城上取了新突破、新成效。

    1.长抓不懈求持续。建立长效机制,把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县领导挂钩文明片区制度。加强领导督查,坚持每季度召开创建工作点评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亲临现场,亲自点评,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强化群众舆论监督,招聘文明创建义务督导员,设立创城群众热线电话。营造创建氛围,多次召开创城动员大会,广泛开展“文明诚信·给力瓷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县有线电视台和《瓷都德化》上设立“创建文明县城专栏”,宣传创建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曝光创建不力的单位和不文明行为,激发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2.做优环境促提升。一方面,完善硬环境。改造瓷都大道、浔南路、浔北路等城区道路,建设凤池滨溪公园、龙浔山公园、龙湖公园和主城雕渡海观音,设置规范的公交站点、交通道路标志标线。完成40多个夜景工程项目,新建扩建城区道路、公厕、各类管道、交通信号灯、垃圾中转站等一批公共设施。筹资建成图书馆、体育馆、陶瓷博物馆、科技大楼、广电大楼、县医院综合大楼、瓷都广场等科教文卫体设施,在泉州市率先建成多条低噪音城区道路和4座拦河坝,建成使用日处理垃圾150吨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和日处理污水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另一方面,优化软环境。坚持信誉为先,严格依法行政,着力打造高效政务、阳光政务和便民政务。完善德化县行政服务中心,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不断提高审批服务效率。组织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作风建设年”和“破解熟人经济”专题活动,在《德化网》等媒体上设立机关效能网上投诉与评议专栏,在泉州市率先开播“政风行风热线”,强化行政监督。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居民社会治安满意率多年保持97%以上,居泉州市前列。

    3.强化管理增内涵。以“城市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丰富文明创建内涵。一是深化市民教育。制定实施《德化县提升市民素质工作方案》,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共生活好习惯”、“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市民文明行为不断规范。成立青年、社区、环保等各类志愿服务队80多支,组织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文明春风暖万家”等志愿服务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整治公共秩序。出台《德化县城区环境秩序长效管理实施意见》,成立城区环境秩序整治领导小组,健全“县、镇、社区”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网络。确立每月20日为全县卫生日,实行县直单位包片督促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建立城区环境卫生“周检查、月评比”制度,评比结果报县文明委领导,并在县电视台、《瓷都德化报》上公布,对后两名的社区要求重点整改。突出公共秩序整治,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全面清理“牛皮癣”,取缔无证小餐饮和摊点等。突出交通秩序整治,将具体路段整治任务分解到每个民警,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和“滴、撒、漏”车辆、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等现象进行重点整治,城区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建立社区“楼长”制度,依托“楼长” “梯长”协助宣传政策、管理小区。三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扫黄打非”力度,突出网吧、出版物市场、娱乐场所整治。实行“一校一警”,集中打击校园周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开展“共建文明网站”、“红短信创作大赛”等网络文化活动,聘任30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强化检查监督,不断优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4.凸显特色创品位。充分挖掘德化县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以文化人,提升文明县城品位。一是建设文化瓷都。着力弘扬陶瓷特色文化,建成陶瓷街、陶瓷博物馆、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凤池滨溪公园陶瓷文化景观带等陶瓷文化展示窗口。先后出版《德化陶瓷》、《中国瓷都德化精品集》、《德化古陶瓷鉴赏》、《德化陶瓷志》、《德化青花五彩瓷全书》等陶瓷专著,举办福建省陶瓷艺术与陶瓷旅游品设计创新评比大赛、中国瓷都·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家(柴烧)研讨会,到台湾举办德化白瓷鉴赏展。鼓励陶瓷作品参加国内、国际等各类陶瓷大奖赛,大量名家陶瓷获奖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永久收藏,被作为国礼赠送外宾。拍摄40集电视连续剧《瓷魂》,规划建设大兴堡陶瓷美术馆,打造当代国际陶瓷艺术家交流中心,全力打造“世界瓷艺城”。二是建设生态瓷都。积极寻求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在陶瓷生产中,以电油气等清洁能源代替木柴煤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赢”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四绿”工程,建设“森林德化”。划定生态公益林106万亩,建立114个自然保护小区,森林覆盖率达77.3%,居泉州市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第29位、全省首位。建立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交流平台——“戴云山论坛”。戴云山、石牛山分别被授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称号,岱仙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德化县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5个国家级生态品牌的县份,正全力打造“海西养生村”、“最佳宜居城市”。        (德化县文明办)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15]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李琰之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