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监督” 锱铢必较
大肉13斤,每斤15元,共195元;大米35斤,每斤2.38元,共83.3元;豆腐8.25斤,共15元;油盐20元;调料12元;电16.2元;木柴10元;面粉1斤,1.4元;萝卜4斤,20元;大葱2斤,2.2元;洗洁剂2元。合计377.1元,就餐148人,平均每人2.55元。
这是10月14日来自河南鲁山上寺小学微博的一份“免费午餐”账目清单,像这样的账单每个受资助的学校每天都要在自己的微博上提交一份,接受基金会和网友的监督审查。而一所学校若想获得“免费午餐”的资助,除了一般的书面申请手续外,还要有两位以上半年内探访过学校的认证志愿者担保。
同时,学校微博每个工作日都要更新收支情况和资金余额及用餐人数。一周未更新者警告,一个月未更新者降级或暂缓拨款,直至取消资格。另外组织者还在网上动员假期返乡的网友、学校所在地周边的“驴友”到学校实地监督。
邓飞认为,微博的力量不小,既能团结人心,又能将任何一个小的污点放大,并迅速导致信任的崩塌。只有坚持公开透明,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到正确的地方,才能保护捐助者的爱心与信任。
慈善作为一项事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更多人的真心付出,而且有赖于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网络公益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慈善事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微博则以媒体的作用为这项事业增添了一份监督和保障。政府助推,民间力量堪当大任
几十所学校,数万名孩子,这对于庞大的中国儿童群体而言,可谓九牛一毛。仅从规模的角度衡量,免费午餐计划对于中国儿童忍饥挨饿现状的改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重要的显然不是规模,而是这一计划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借助微博的传播,微公益行动聚合了多元力量,更激起了帮扶贫困儿童的献爱风潮。
也就是说,免费午餐计划成功制造了一股帮助儿童免于饥饿的民意,而在强大民意的推助下,政府的议程设定也必定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从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移向城市之后,中国乡村社会便开始迅速地“空心化”、“边缘化”。从留守儿童到孤寡老人,从物质匮乏到精神贫瘠,孕育中国数千年古典文明的乡村社会在近几十年现代化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她往日的辉煌与生机。而这些每天忍受饥饿和营养不良威胁的孩子,恰恰是中国乡村社会凋零的一个完整切片。他们在中国腾飞的话语中被放逐,在政府宏大的发展战略中被忽略。可以说,在强调利益博弈能力的现代社会,他们是最为弱势的。
也正是基于此,走进他们、体贴他们、温暖他们、懂得他们的民间公益组织必须担当起作为他们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为了社会的公益,也为了我们的良知。
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以“免费午餐计划”呈现的民间公益力量在具体的执行能力、透明度建设方面,也达到了现代慈善公益的基本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呼吁具备巨大资源的政府力量,在介入免费午餐计划后,以及接下来可能发展出的免费衣物、免费医疗、免费图书等诸多公益计划中,不妨给予民间公益组织更多的角色担当。民间力量已经拥有了较好的执行力,他们更明白孩子们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帮助孩子们,因此,借鉴国外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
2011年将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正如免费午餐计划所提出的:“‘免费午餐’项目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电商营运的互动、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背靠网络,倚赖民间,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已经诞生。未来,政府力量的介入必将举足轻重,而民间公益组织也可堪当大任。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1-10-31民建福建省委会员舒简国际集团向龙岩慈善总会捐赠千万
- 2011-10-31“e慈善”撬动全民公益热情 仍需向专业化组织过渡
- 2011-10-28南通慈善双雄:一个磨刀的,一个修车的
- 2011-10-21王夫人偏见导致迁怒生成 慈善人翻脸也薄情
- 2011-10-19郭美美事件引慈善信任危机 红会将多渠道吸引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