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17分左右,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在离家100多米的巷子里玩耍,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她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加大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又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从她双腿上碾过。惨相之下,过往的18位路人无一施以援手。由于颅脑重度损伤,10月21日,小悦悦离世。对这一事件,人们除了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加以剖析外,心理专家也从社会心理层面作出了分析。
在小悦悦事件中,18位目击车祸者面对孩子的残状无动于衷,当下社会类似的看客事件似乎并不鲜见:病人在医院内上吊自杀,值班医生看见却不予施救;面对欲跳楼轻生者,围观人群不但不予施救,反而大[中国妇女报]呼快跳;面对躺在血泊中的车祸受害者,人们连拨打个110、120电话都不打……心理专家指出,“旁观者效应”和“发达社会冷漠症”成为悲剧酿成的心理基础。
“旁观者效应”支配下的见死不救
“旁观者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们见到处于危难中的受害者后,不提供任何帮助,尤其是还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人数越多,每个人出手相救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每个旁观者注意到事件的可能性越低,把事件当回事的可能性也越低,就越不会感到有义务采取行动。
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比博-拉塔内提出,源自于1964年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的一起谋杀案。1964年3月13日清晨,美国纽约28岁女子吉娣-格罗维斯下班回家,在路上遭到一个连环强奸杀人犯持刀袭击。袭击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其间格罗维斯尖声惨叫,大呼救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注意,凶徒于是逃离现场。10分钟后凶徒折返再次行凶,并实施了强奸,最后把她捅死。据报道,周围一共有38人目睹了凶案,但却没有人去救,也没有人报警。该事件震动了美国社会。
格罗维斯遇害事件促使社会心理学家约翰-达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旁观者现象进行研究。他们在12年内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实验,模拟了危急事件的发生后,结果发现:有其他人在场,就会阻碍人们出手相救。这源于一种旁观者效应。旁观者之所以无动于衷,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别人出手。
达利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责任扩散”。即当只有一个旁观者时,他会意识到他负有100%的救济责任,这种心理责任感会促使他立刻采取相应的行动,至少会去报警。但是,当有100个旁观者时,他所负的责任就只有1%,其所承担的心理救济责任就大大减少。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袖手旁观有以下原因:首先,在危急事件中,旁观者面对的可能是模棱两可的情景,影响了其决策。如果他们清楚受害者很危险,需要帮忙,就会感到有责任施以援手,否则就会观察其他人的反应,看看别人会不会出手。如果其他人此刻也同样在观望,结果人人都得出一个结论:别人都无动于衷,没必要帮。其次,旁观者对救人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很多人以为,危急关头见义勇为的人一定是阳刚十足的人,但研究发现,性格刚毅的人,例如大男子主义者,反而不愿意帮忙,因为他们害怕判断错误出洋相,自己丢不起这个脸。除了出洋相,旁观者还担心自己水平不够,会帮倒忙,,甚至给受害者增加危险,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达社会冷漠症”导致道德缺失
心理专家认为,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与国人中蔓延的所谓“发达社会冷漠症”有关。社会心理专家岳晓东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患上了“发达社会冷漠症”,它突出表现为:社会越发达,人的竞争意识越强,法律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高。由此,人们的关爱意识大幅降低,导致人情淡漠,见死不救。对此,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郭梓林解释是,冷漠行为的蔓延,并不是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了,而是现代科技解构了原来的熟人社会,人们更多地置身于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中,原来熟人之间形成的那种“互救互助互信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约束氛围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量,见死不救不再有以前熟人社会那种后果。
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胡慎之认为,冷漠是“旁观者效应”“好心无好报”的心理在作祟。胡慎之认为,此事也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此外,这么多人选择沉默也与一些社会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风气有关。胡慎之觉得,正是越来越多助人为乐的事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才造成了这么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出现。
改变冷漠,尊重生命,呼唤人性回归
在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不约而同的见死不救,在谴责他人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应该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是我走过鲜血淋漓、惨不忍睹的小悦悦身旁,我会怎么做?我们怎样才能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效应”的误区和改变冷漠的心态。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梅利莎-伯克利博士提出两条建议:
一、如果你是旁观者,发现情况模棱两可,一定要忍住观望别人的本能冲动。如果你认为有人可能需要帮助,就应果断采取行动,毕竟出洋相只会窘几分钟,而你的行动或许可以救人一命。如果现场还有其他人,你要意识到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推卸责任,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担起责任。当需要发动更多的人一起帮忙时,你要指定具体的一个人上去救人,另外一个人打电话报警-,具体的指定会打消人们推卸责任的心理。
二、如果你不幸成了受害者,需要别人的帮忙,一定要让周围的人明确知道这是危急状况。你要主动让旁观者中的一个人感到有责任帮你渡过难关——在一大群看客围观之下,我们以为大声求救肯定会有人出手,但正确的做法是死死盯住一个人,向着他恳求,告诉他你需要帮忙。这会让他突然感到帮你是责无旁贷的,而且会带动其他人帮忙。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顾晓明建议,将“生死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让人们从小养成爱怜生命的意识。
顾晓明认为,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加,生死事件经常发生,人们对生死已经司空见惯甚至冷漠,对生命也变得不敬畏。就小悦悦被碾压、十几人袖手旁观这一事件,足见这些人对生命的冷漠,连救人的本能良知都丧失。另一方面,看到别人不帮忙,自己也不上前帮忙,这种“围观心理”往往非常可怕。
顾晓明强调,要扶起跌倒的道德,有必要立法来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自扫门前雪,可以暂时明哲保身,这也许造就了冷漠的人们。国人从不缺少侠义精神,但如果农夫总是遇到蛇,还有多少人愿意当农夫呢?在南京“彭宇案”、郑州“李凯强案”、天津“许云鹤案”逐渐显现“蝴蝶效应”的背景下,许多人正在遗忘道德的自觉,正在离弃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本报记者 彭芸)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