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胡兰成:张爱玲像学生身体心态都不成熟
http://wmf.fjsen.com 2011-10-19 15:06  张桂华 来源:新华副刊    我来说两句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态度,长期暧昧晦暗,她甚至为此停笔一年。但是,1949年以后,留在上海的张爱玲,必须严肃认真地面对这个问题。当时上海文艺界的负责人是夏衍,后来到北京当了文化部领导,长期在上海的柯灵与张爱玲关系也比较密切。上海的这些文艺界新领导人都很器重“才女”张爱玲,希望她能为新中国多写文艺作品。张爱玲也确实写了。

  除了几个不太出名的电影剧本外,《小艾》、《十八春》是张爱玲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张爱玲歌颂了新社会的政治清明,社会光明,甚至还使用了“ 为人民服务”这样的术语。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十八春》,是张爱玲后来大大删改过的。张爱玲离开上海后,突然180度大转弯,改变了她对新中国的态度,原先的歌颂,转眼之间变成了批判。

  我们可以探讨一下,1950年张爱玲在上海写作《色·戒》的动机。我认为,她最初的动机是为了迎合政治形势,对自己当年的那段历史作一个清理。写丁默村与郑苹如的故事,并非为了一个英雄传奇,而是为了她自己。写这个故事是她不得不用一种婉转的方式,对自己的特殊历史问题作一个表态。然而,胡兰成毕竟是张爱玲曾经刻骨铭心的男人,当她触及这个问题时,政治便退居其次,感情上升到表面。而且,对于新中国在上海的文艺领导人来说,肯定不喜欢张爱玲写这个题材。因为,不管张爱玲写成什么样,结果都是在写国民党。

  张爱玲离开上海的全部原因并不清楚,写作政治表态作品《色·戒》可能是原因之一。张爱玲想用这个故事来表态,但是领导不喜欢。张爱玲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委屈自己,加上其他原因,她离开了上海。她最终也没有去台湾,也许她认为,到了台湾也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她孤身一人去了美国。

  现在张爱玲作品集中,《色-戒》标明的写作日期是1950年。我们不知道从1950年开始写《色-戒》,到1955年张爱玲到达纽约时,《色-戒》最初写成什么样子,曾经给哪些人看过。现在我们看到的短篇小说《色-戒》,是30年以后才定稿的。80年代出版《惘然集》时,《色-戒》才第一次面对社会。张爱玲在序言中承认,这个故事“屡经彻底改写”。而且,通过这篇序言,我认为,张爱玲确实是想用这部短篇小说,对自己的那段特殊历史作一个总结。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