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金庸的大学时代:外交官之梦是如何破灭的
http://wmf.fjsen.com 2011-10-19 14:56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来说两句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身于浙江海宁县的名门望族。1942年夏,查良镛高中毕业。这年冬天,查良镛离开浙江,奔赴重庆,以求继续深造,圆一个大学梦。1943年春,经过多日的艰难跋涉,查良镛终于到达陪都重庆。

  查良镛是在春雨贵如油的季节来到重庆的,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考试。他报考了多所著名学府,因成绩优秀,几乎同时被几所大学录取。他后来对来访者说:“我当时也考取了中央大学、西南联大和四川大学的外文系。但是,经济上负担不起,而中央政治学校不收费,我便去了。”他考取了中央政治学校的外交系国际法专业。这个专业很难考,百里挑一,由于他中英文都考得不错,所以能金榜题名。他曾对朋友说,在中央政治学校读书的唯一好处就是方便,衣食住行样样都由学校供给,不需家里资助,以至于他跟远在浙东的老家很少联系。

  中央政治学校的前身,是国民党于1927年5月20日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蒋介石亲任校长。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培训,1929年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央政治学校迁至重庆小温泉。开设了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五个系。该校是国民党训政时期培养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

  中央政治学校的校址,位于重庆南温泉风景区内的小温泉,人们因其小巧精致故又称它为小泉,距市区仅15公里。它背靠树木葱茏的仙居山,面临流水潺潺的花溪河,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抗战前为私家花园,因四周遍植修竹又称“竹林别墅”。中央政治学校迁此后“竹林别墅”被征用。另外还在花溪河畔的丛林深处,专为蒋介石修建了一座面积为272平方米的“校长官邸”。蒋介石也的确常来校视察或演讲,足见他对这所专门培养栋梁人才的学校的重视。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