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原名许崇乾。1905年生于广州。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北伐。广州起义时任工人赤卫队队长,后任南宁教导总队政治教官。参加了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书记,并参加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作战局局长,参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3月13日,在福建武平县帽村区检查工作时,与敌遭遇,不幸牺牲。
胡筠,女,原名胡昀,字敛容,化名李芙蓉。1898年生于湖南平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叶挺独立团政治处宣传员。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先后任中共平江县委书记,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工农革命军总指挥,红五军第一纵队党代表,中共赣北特委副书记兼赣北红军独立团团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常委兼妇女部部长,红八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江起义和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任湘鄂赣省互济会副主任兼湘赣红军学校第四分校女生团政委。1933年10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停职审查。1934年4月,在随中共湘鄂赣省党政机关由江西万载县小源向平江转移途中被错杀。1950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彭干臣,又名彭耐寒,化名干成、黄春山、何樾等。1899年生于安徽英山(今属湖北)。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北伐战争开始后,奉命回国参战,任叶挺独立团作战参谋。在攻打武昌时,组织“敢死队”攻城,身负重伤。独立团改编后,任武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代理司令。1927年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南昌起义,并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兼卫戍司令。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满洲省委、顺直省委军委书记,积极从事党的军事工作。1932年被派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先后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教育长、校长,闽浙赣军区新十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反“围剿”作战。1933年因“肃反”扩大化被关押。1934年11月获释后,协助方志敏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于浙皖赣边。1935年1月中旬,在江西上饶、德兴间怀玉山地区战斗中牺牲。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