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更夫,原名陆承楠,化名张清泉。1906年生于四川叙永。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曾任叶挺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第一营二连连长。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随后率余部撤至花县,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兼第十二团党代表。不久赴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巡视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又称两广省委书记)。1933年5月在上海杨树浦被捕。7月15日于广州英勇就义。
张应南,1900年生,湖北沔阳县汊河寨(今属洪湖)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叶挺独立团排长、连长等职。大革命失败后,被党组织派到新堤保卫团任参谋长,积极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率部起义。先后任湘鄂西红六军独立团团长,红二军参谋处长,红三军第八师、第九师参谋长,参加了巩固发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2年10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于湖北监利县瞿家湾。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董朗,原名董嘉智,又名董仲明。1894年生,四川简阳董家河村(今属成都市龙泉驿区)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叶挺独立团参谋兼中共党支部组织干事。独立团改编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团一营营长、团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南下广东后,任东江地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四团团长、师长,中共东江特委军委委员,推动了海陆丰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1929年转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委员,红四军参谋长,江左军总指挥,教导一师参谋长,红三军独立团参谋长。参加了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1月,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于湖北江陵。1954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